落尾麻 | |||||||||||||||||||||
|
‧中文名稱: | 落尾麻 更多落尾麻 |
‧英文名稱: | |
‧學 名: | Pipturus arborescens (Link) C. B. Rob. Pipturus arborescens (Link) C. Robinson Urtica arborescens Link |
‧科 名: | 蕁麻科(Urticaceae)落尾麻屬(Pipturus) |
‧別 名: | 落尾麻,落尾木 |
‧原產地: | 台灣東部、蘭嶼及綠島,琉球群島,菲律賓。 |
‧分布: | 台灣本島東海岸、蘭嶼及綠島向陽處。 |
‧用 途: | 1.紡織材料: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採用蕁麻科的落尾麻的莖皮纖維韌皮纖維當作紡織材料織衣物或拿來當釣繩或漁網網線。2.主幹被拿去當拼板舟要下海時的枕木。 |
‧莖: | 小喬木或灌木,高 3~5 公尺,莖具密生的短伏毛。 |
‧葉: | 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1.5~5 公分,圓柱形,具有淡白色短柔毛;葉片長 6~20 公分,寬 4~11 公分,卵形,葉尖尾狀漸尖形,葉基闊銳形或近圓形,葉稍厚,邊緣具細鋸齒,上表面散生細毛且粗糙,下表面密生短柔毛並帶粉白色,主脈 3 條,在葉背隆起,在上表面稍凹下;托葉卵形,先端銳尖,上下表面密布淡白色短柔毛。 |
‧花: | 花序雌雄異株,團繖花序呈球狀,生於葉腋,作穗狀花序排列;雄花花被 4~5 裂,裂片卵形,外面密被微毛,雄蕊 4~5 枚;雌花被片合生成管狀,卵形,在基部的一側稍膨大,頂端有 4~5 齒,外面密被細茸毛。花期 4~6 月。 |
‧果: | 果實為瘦果,卵形,由稍肉質花被所包裹。 |
‧特徵: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 3~5 公尺,小枝、葉柄、葉片下面和花序軸均被銀白色柔毛。葉卵形,長 6~20 公分,寬 4~11 公分,先端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疏生糙伏毛,粗糙,基出3脈,側脈 3~4 對,各級脈在下面顯著隆起,在上面稍平坦,密布點狀鍾乳體;葉柄長 1.5~5 公分;托葉卵形,先端急尖,外面密被白色柔毛。花序雌雄異株,團繖花序呈球狀,生於葉腋。雄花被片 4~5,卵形,外面密被微毛,雄蕊 4~5;雌花被片合生成管狀,卵形,在基部的一側稍膨大,頂端有 4~5 齒,外面密被細茸毛。瘦果卵形,由稍肉質花被所包裹。花期 4~6 月。分布在台灣本島東海岸、蘭嶼及綠島向陽處。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10018010 落尾麻 |
‧拍攝地點: | 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蘭嶼區(96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