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天南星 | |||||||||||||||||||||
|
‧中文名稱: |
蓬萊天南星 更多蓬萊天南星 |
‧英文名稱: | |
‧學名: |
Arisaema
taiwanense J. Murata Arisaema taiwanense J. Murata var. taiwanense Arisaema taiwanense J. Murata var. brevipedunculatum J. Murata syn. nov. |
‧科名: | 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屬(Arisaema) |
‧別名: | 蓬萊天南星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 |
‧分佈: | 台灣全島低至中海拔地區。 |
‧用途: | 1.觀賞:植株造型奇特,花苞像眼鏡蛇吐信,是台灣全境陰溼地或林下常見的天南星植物。2.藥用:性味:塊莖:辛、苦、溫,有毒。效用:塊莖:燥濕化痰,袪風定驚,消腫散結。治中風痰壅,半身不遂,癲癇。 |
‧莖: | 具假莖(即葉柄包覆花序柄的鞘狀部分),高 20~30 公分,白色至淺綠色,常有紫褐色條紋;葉呈放射狀排列,葉柄長於假莖,地下莖圓球形。 |
‧葉: |
長一片葉子,基生葉,掌狀複葉,小葉 7~15 枚,放射狀排列,小葉倒披針形,先端具絲狀長尾,長尾長於葉寬,基部狹尖狀,全緣葉,常帶波狀,葉面綠、深綠色,中肋於葉面凹入而於背面隆起,葉由圓形之葉柄撐出地面,葉柄為掌狀葉的中心點到地下莖的部位,比假莖長,長 10~40 公分。 |
‧花: |
單性花,雌雄異株,肉穗花序,幼株一般只長雄花,植株夠大才會長雌花,雌雄花先後發育,雌花先熟,發出臭味,吸引蟲媒,雄花晚熟,不發臭味,蟲媒離開,花序由地下莖長出,花序軸長,粗壯,花序軸先端具皺紋,前 1/2 至 1/3 處膨大,呈棍棒狀,表面具皺紋,具佛燄苞,長達 40 公分,紫紅色至深紫色,具明顯縱向紫褐色深淺的脈,脈間有綠色斑點,佛焰苞基部捲起,上部張開,並彎成 90 度,佛燄苞包著花序,無花被,花序由三段組成,前段具附屬物,形成絲狀,中段是雄花,單生或 2~5 枚緊密聚合,花藥二室,具不孕雄花,下半部是雌花,雌花密集,結顆粒狀果實集,具不孕花,子房上位,一室,基生胎座。三月至五月開花。 |
‧果實: | 漿果,球形,熟果由綠轉黃橙色,種子少數。七月中旬至九月中旬間成熟。 |
‧特性: |
多年生中草本,假莖(即葉柄包覆花序柄的鞘狀部分)高 20~30 公分,白至淺綠色,有時具紫褐色斑點。葉單生,直立,近葉長或略短於假莖,葉柄如莖狀,具紫黑色斑點;小葉狹橢圓至橢圓形,輪生,先端漸尖,具短尾,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粉白色。其花長於「佛焰苞」內,4~6月由葉柄基部抽出,花序軸向前漸變細,花序軸末端直徑 0.1~0.2 公分,雌雄異株,也有少數雌雄同株。漿果球形,未熟果綠色,熟果黃橙色,具少數種子。性喜適度日照而略溼潤之處,於路旁林緣略有土層之處可見之。「短梗天南星」與「蓬萊天南星」相似,不易區分,短梗天南星(Arisaema taiwanense J. Murata var. brevipedunculatum J. Murata)又稱短梗蓬萊天南星,是蓬萊天南星(Arisaema taiwanense J. Murata var. taiwanense)的變異種,兩者的差異在於:「蓬萊天南星」假莖較長,約 20~30 公分,假莖及鱗狀葉通常具有棕色或紫色斑點,主要分佈於台灣西部,而「短梗天南星」之假莖及鱗狀葉灰綠色,通常不具斑點,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及屏東。 |
‧資料來源: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32006100
蓬萊天南星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台大梅峰農場(106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