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0
蔥00.JPG
蔥00
蔥05.JPG
蔥05
蔥07.JPG
蔥07
蔥-花06.JPG
蔥-花06
蔥-花21.JPG
蔥-花21
蔥-花22.JPG
蔥-花22
蔥-雄花05.JPG
蔥-雄花05
蔥-實02.JPG
蔥-實02
蔥-實06.JPG
蔥-實06
蔥-葉-空心02.JPG
蔥-葉-空心02
蔥-葉-空心01.JPG
蔥-葉-空心01
蔥-雄花12.JPG
蔥-雄花12
蔥-雄花14.JPG
蔥-雄花14
蔥-雄花20.JPG
蔥-雄花20
蔥-實22.JPG
蔥-實22
蔥-種子08.JPG
蔥-種子08
蔥-種子17.JPG
蔥-種子17
蔥-雌花01.JPG
蔥-雌花01
蔥-雌花11.JPG
蔥-雌花11
蔥-鬚根1.JPG
蔥-鬚根1
蔥-鬚根2.JPG
蔥-鬚根2

‧中文名稱:

                                                              更多

‧英文名稱: Fistular Onion,Welsh Onion,Spring Onion

‧學名:

Allium fistulosum Linn.

‧科名:

百合科(Liliaceae)蔥屬(Allium)

‧別名:

,風蔥、北蔥、大蔥、葉蔥、青蔥、胡蔥、和事蔥、和事草、水晶蔥、蔥仔、芤、菜伯、火蔥。
‧原產地: 西伯利亞、亞洲西部及西南部;蔥在中國自古以來即有栽培,至少有三千的歷史,北方人均以生食為主。
‧分佈: 各地均有栽植。大蔥在日據時代引入台灣北部栽培,台北縣為主要產地。
‧用途: 1. 食用:蔥常作為一種很普遍的香料調味品或蔬菜食用。 2. 藥用:性味:鱗莖(蔥白):辛、溫;種子:辛、溫。效用:蔥白:發表,通陽,安胎,通乳汁,止血,解毒。治傷寒,寒熱頭痛,目眩,身痛麻痺,衄血,血痢,乳癰,癰腫;蔥鬚:治風熱頭痛,喉瘡,凍傷;蔥汁:散瘀,止血,止痛,解毒;種子:溫腎,明目。治陽萎,目眩;蔥汁:散瘀,解毒,驅蟲。治頭痛,衄血,尿血,蟲積,癰種,跌打損傷。本草綱目:蔥白,白色葉鞘,興奮、發汗、祛痰、利尿、驅蟲藥。精油為硫化物。
‧莖: 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

‧葉:

葉基生;葉片圓柱形,中空,長約 45 公分,徑 1.5~2 公分,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

‧花:

花莖約與葉等長;總苞白色,2 裂;繖形花序球形,多花,密集;花梗與花被等長或為其 2/3 長,無苞片;花被鐘狀,白色,花被片 6,狹卵形,先端漸尖,具反折的小尖頭;花絲長為花被片的 1.5~2 倍,錐形,基部合生並與花被貼生。花期 7~9 月。
‧果實: 蒴果三稜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果期 8~10 月。

‧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 50 公分。通常簇生,全體具辛臭,折斷後有辛味之粘液。鬚根叢生,白色。鱗莖圓柱形,先端稍肥大,鱗葉成層,白色,上具白色縱紋。葉基生;葉片圓柱形,中空,長約 45 公分,徑 1.5~2 公分,先端尖,綠色,具縱紋;葉鞘淺綠色。花葶約與葉等長;總苞白色,2 裂;繖形花序球形,多花,密集;花梗與花被等長或為其 2/3 長,無苞片;花被鐘狀,白色,花被片 6,狹卵形,先端漸尖,具反折的小尖頭;花絲長為花被片的 1.5~2 倍,錐形,基部合生並與花被貼生。蒴果三稜形;種子黑色,三角狀半圓形。花期 7~9 月,果期 8~10 月。
‧其他: 蔥是烹調作菜的重要調味菜,幾乎家家必備。其葉部綠色部份稱「蔥管」,含多量的葉紅素(入體變為維他命A),鱗莖稱「蔥頭」,富含維他命B、C。株體含精油為硫化物,帶有辛辣的刺激氣味,用來烹調可去除腥味,解寒性,煮水產海鮮或其它寒性食物,加蔥作調味,即有散寒除腥之效。中藥視為散發劑,具有發汗、興奮、祛痰、利尿、驅蟲等功效。依民間經驗,傷風感冒時,可用蔥白數枝切成小段,再加薑片,用水煮成濃湯飲用,並擁蓋棉被迫使發汗,可驅寒散熱。孩童患有熱性病,下部脹悶,小便困難,可將蔥枝搗爛,加蜂蜜調成黏稠狀,塗於肚臍下方,再用布包紮,約經 1 小時後,膀胱自能產生氧化作用,小便即可通暢。久咳不癒,可用蔥白切成小段,填塞於豬小腸之內,隔水燉煮熟爛食用能緩解。平時多吃生蔥,可驅除腹內寄生蟲。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10002040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237
蔥 p271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植物志 第14卷 256頁 PDF
https://baike.baidu.com/item//577741
https://zh.wikipedia.org/zh-tw/
http://cht.a-hospital.com/w/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92年10月122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各地菜圃(1000507-061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