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01.JPG
蕨01
蕨03.JPG
蕨03
蕨05.JPG
蕨05
蕨08.JPG
蕨08
蕨09.JPG
蕨09
蕨10.JPG
蕨10
蕨14.JPG
蕨14
蕨20.jpg
蕨20
蕨-小葉柄00.JPG
蕨-小葉柄00
蕨-小葉柄01.JPG
蕨-小葉柄01
蕨-葉00.JPG
蕨-葉00
蕨-葉03.JPG
蕨-葉03
蕨-葉06.JPG
蕨-葉06
蕨-葉09.JPG
蕨-葉09
蕨-幼葉01.JPG
蕨-幼葉01
蕨-幼葉11.JPG
蕨-幼葉11
蕨-幼葉12.JPG
蕨-幼葉12
蕨-幼葉14.JPG
蕨-幼葉14
蕨-幼葉16.JPG
蕨-幼葉16
蕨-幼葉20.JPG
蕨-幼葉20
蕨-葉11.JPG
蕨-葉11

中文名稱:

                                                           更多蕨
英文名稱: Eagle-fern,Bracken Fern

學名: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subsp. latiusculum (Desv.) Shieh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 ex Heller
Pteris latiusculum Desv.
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

科名: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蕨屬(Pteridium)

別名:

蕨菜、如意草、山鳳尾、蕨貓草、貓蕨、過貓、三腳柱、蕨兒菜、龍爪菜、龍頭菜、米蕨草、狼萁、虌(爾雅)、蕨菜(食經)、鼈腳(纂要)、歐洲蕨
原產地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小笠原群島、美國及歐洲廣布。
分布: 台灣全境山麓至低海拔山區空曠或農園向陽處,普遍可見,低海拔火災區常見,苗栗縣三義鄉及南投縣魚池鄉的山麓最多。

用途:

1.園藝造景植栽:植株造型清新,可作園藝添景用。2.藥用:性味:根莖及全草:甘、寒。效用:根有清熱,養陰,利濕,滋養之效。治高熱神昏,咽喉腫痛,傷寒溫病,目痛,黃疸,腹痛瀉痢,筋骨疼痛,癰腫風痛,溼疹,脫肛,白帶。嫩葉有清熱,化瘀,降氣,清腸之效。治食隔,氣隔,咽喉痛,腸風熱毒,便秘,脫肛,痔瘡,瘡毒,燙傷。
莖: 地上生,根莖橫走狀,徑長約 1 公分,深入土中,被褐色柔毛,密生,兩側各有一條稜線。

葉:

二回羽狀複葉,散生;葉柄長 15~35 公分,表面光滑無毛;葉軸細長,支脈 2 至 3 歧,與葉軸連成長方形網狀脈;葉片長 25~55 公分,寬 15~35 公分,三角形至寬卵形,先端尖銳;羽片長 10~15 公分,寬 10~15 公分,葉軸兩側各有 5~8 片,羽片通常對生,有時互生,表面近乎光滑或下表面被毛,先端羽片披針形,先端鈍形,全緣,基部羽片長橢圓形,全緣,小羽片長 5~8 公分,寬 1~3 公分,呈波狀緣;基部 3~6 對羽片常顯得較成熟,其餘部分仍呈幼葉之捲旋狀;小羽片末端漸尖;末裂片全緣,多少向葉背反捲。

花:

 
實: 孢子囊群在裂片兩側邊緣,被反捲之葉緣所包被;孢膜全緣,硬膜質。

特性:

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根莖粗肥而橫走地中;春天陸續發芽,初生如握拳狀,展開後呈三椏狀,成葉後株高 30~100 公分,稈(葉柄)粗狀直立,堅韌纖維質,褐色或黃綠色,光滑。葉輪廓三角形或闊披針形,長 30~80 公分,寬 20~60 公分,革質,3 回羽狀複葉,羽片頂端不分裂,下部羽狀分裂,復為羽狀複葉,小羽片多數密集,線形、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2.5 公分,寬 0.3~0.5 公分,葉脈叉狀分枝,中脈被毛。孢子囊群著生葉緣,連續成長線形,囊群蓋線形,孢子期夏、秋間。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15007011 搜尋 蕨
郭城孟 蕨類圖鑑 遠流台灣館 編著 蕨 136頁 2005年11月1日
邱年永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30蕨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234蕨 p117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3(1) 卷 002 頁  PDF

https://baike.baidu.com/item//185830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蕨 92年10月63頁

拍攝地點: 三義鄉22號步道(950617);台中市東勢林場楓林小徑(102032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