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薄葉牛皮消 更多薄葉牛皮消 |
‧英文名稱: | Auriculate Swallowwort |
‧學名: | Cynanchum boudieri H. Lev. & Vaniot 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 Wight var. taiwanianum (Yamazaki) Lu & Ou Cynanchum taiwanianum Yamazaki |
‧科別: | 蘿藦科(Asclepiadaceae)牛皮消屬(Cynanchum) |
‧別名: | 薄葉牛皮消,牛皮消、白首烏、薄葉白薇、耳葉牛皮消、隔山消 |
‧原產地: | 分布大陸之華北、華中至華西地區。 |
‧分布: | 臺灣多見之於中部中海拔地區山麓灌叢中及草生地上。 |
‧用途: | 1.地表或坡面之保護植被用:薄葉牛皮消常見於臺灣中部海拔山區,喜生於向陽處,生性強建,蔓延力強,可做為地表或坡面之保護植被。2.蝴蝶幼蟲的食草:薄葉牛皮消是黑脈樺斑蝶、姬小紋青斑蝶幼蟲的食草。3.藥用:薄葉牛皮消地下貯藏根塊狀,白色,有稱"白首烏",可入藥,有養陰補虛、健脾消食之效。 |
‧莖: | 莖伸長,具纏繞性,全株被有疏生短毛,長可達 3 公尺以上,圓柱形,具多數分枝;小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帶柔毛。 |
‧葉: | 葉對生,卵狀心形或卵形,長 4~12 公分,寬 4~10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裏兩面皆散生不平滑的斑點;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5~8 條,細脈明顯;葉柄長 3~5 公分,散生粒狀物。 |
‧花: | 花約 8~30 朵,花冠白色或淡綠色,開放時徑 0.7~0.8 公分,呈腋生的繖形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6~10 公分,粗糙;苞片披針形,長 0.15~0.2 公分,先端銳尖;花柄長 0.2~0.25 公分,具白柔毛;花萼鐘形,深 5 裂,散生毛茸;裂片長橢圓形,長約 0.2 公分,寬 0.12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輪形,深 5 裂,外面光滑無毛,內面密生細柔毛;裂片卵形,長約 0.5~0.6 公分,寬約 0.3 公分,先端鈍;雄蕊柱長約 0.25 公分;副花冠厚,酒紅色,略高於雄蕊柱,背面具卵形鱗片,先端圓,基部漸狹;花藥圓形至卵形;花粉塊橢圓形,懸垂;花粉柄短,圓錐形;雌蕊五角形,具 5 條稜線,先端有喙,淺 2 裂。 |
‧果實: | 蓇葖果披針形,長約 8 公分,徑約 1 公分,表皮密佈縱向斑點,常成串生長,偶可見兩支長成對角狀;成熟的縱裂,露出帶冠毛種子,褐色,長橢圓扁平瓜子狀,內凹,長約 0.3 公分,寬約 0.2 公分,尖端部位有冠毛,長約 2 公分,帶冠毛的種子逸出後,可隨風遠颺。 |
‧特徵: | 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全株被有疏生短毛,可見於中部中海拔山麓灌叢中及草生地上。葉對生,具長柄,卵狀心形,紙質,長 4~12 公分,寬 4~10 公分,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聚繖花序繖房狀,花約 30 朵,花冠白色,輻狀,副花冠約與蕊柱同高,外側具卵形之鱗片,內側有球形肉質之舌狀突起,花粉塊橢圓形。蓇葖果披針形,長約 8 公分,徑約 1 公分,表皮密佈縱向斑點,常成串生長,偶可見兩支長成對角狀;成熟的縱裂,露出帶冠毛種子,褐色,長橢圓扁平瓜子狀,內凹,長約 0.3 公分,寬約 0.2 公分,尖端部位有冠毛,長約 2 公分,帶冠毛的種子逸出後,可隨風遠颺。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15005040
薄葉牛皮消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清境農場步道旁(971028-97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