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鐵蕨 | |||||||||||||||||||||
|
‧中文名稱: |
蘇鐵蕨 更多蘇鐵蕨 |
‧英文名稱: | Notable Brainea,Cycad-fern |
‧學名: |
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 Bowringia insignis Hook. Brainea formosana Hayata 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 var. formosana (Hayata) Tagawa Blechnum insigne (Hook.) Kuo |
‧科名: | 烏毛蕨科(Blechnaceae)蘇鐵蕨屬(Brainea) |
‧別名: | 蘇鐵蕨,台灣蘇鐵蕨、鳳尾蕉蕨、烏毛蕨貫眾 |
‧原產地: | 分布於中國大陸、泰國、馬來亞、印尼、菲律賓及臺灣。 |
‧分佈: | 生長在林下空曠處或林緣,臺灣見於中部的東卯山、日月潭、關刀溪、蕙蓀林場松風山、杉林溪等地。 |
‧用途: | 1.園藝造景植栽:植株造型清新,可作高級盆栽用。2.藥用:性味:根、莖:微苦、涼。效用:根、莖:清熱解毒,殺蟲,止血。治感冒發熱,乙型腦炎,痄腮,斑疹傷寒,腸道寄生蟲,衄血,吐血,血崩;嫩葉:外用有拔膿,散瘀,消炎,生肌之效,搗敷治腫毒,疔瘡。蘇鐵蕨為稀有植物,需加強復育。 |
‧莖: | 莖直立,高可達 50 公分,且主幹,外形頗似蘇鐵,莖頂覆褐色長披針形鱗片,葉叢生其上。 |
‧葉: |
葉為一回羽狀複葉,葉柄長 10~20 公分;葉片略呈長橢圓形,長 60~100 公分,寬 15~25 公分;羽片線形,長 7~12 公分,寬約 1 公分,末端漸尖,具鋸齒圓,基部羽片之基部略呈心形;羽軸兩側各有一行歪斜的三角形網眼,網眼中無游離脈。 |
‧花: |
|
‧果實: | 孢子囊群沿主脈兩側著生於網眼之脈上,無孢膜,成熟時逐漸滿布於主脈兩側,最終滿布於能育羽片的下面;孢子兩面體型,呈腎形或球形,光滑。孢子期夏、秋間。 |
‧特性: |
地上生,根莖直立,木質化,被覆黑色或赤褐色,質粗、長錐狀披針形鱗片。一回羽狀複葉,叢生;葉柄粗短,長 8~15 公紛,基部以上光滑;葉片長 60~100 公分,寬 10~30 公分,橢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兩面光滑;羽片長 6~10 公分,寬 0.4~1 公分,密生,平行,自葉基生出,線狀長橢圓形,漸尖銳,基部為不對稱的心形,微鋸齒緣,邊緣常向下反捲,葉脈下凹,主脈兩側各有一行斜上的三角形網眼,網眼外的小脈分離。孢子囊沿網眼處著生,漸至布滿全葉,無孢膜;孢子兩面體型,呈腎形或球形,光滑。孢子期夏、秋間。 |
‧資料來源: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23002010
蘇鐵蕨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106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