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 | |||||||||||||||||||||
|
‧中文名稱: |
蠶豆 更多蠶豆 |
‧英文名稱: | Broad Bean,Faba Bean,Horse Bean |
‧學名: |
Vicia
faba
Linn. Faba vulgaris Moench |
‧科名: |
豆科(Leguminosae)蠶豆屬(Vicia) |
‧別名: |
蠶豆(食物本草),南豆、胡豆(本草綱目),豎豆、佛豆(廣群芳譜),田豆、馬齒豆、川豆、倭豆、羅漢豆 |
‧原產地: | 亞洲西南部、非洲北部、地中海東岸到裡海一帶之間,張騫通西域時傳入中國,稱為「胡豆」,因豆莢形似老蠶,故名蠶豆。中國大陸栽培以四川省最多,其次為雲南、湖南、湖北、江蘇、浙江、青海等省。 |
‧分佈: | 1990年前雲林北港產量最多,近年被澳洲蠶豆取代,台灣各地在每年 10 月後有零星種植。 |
‧用途: | 1.食用:為糧食、蔬菜和飼料、綠肥兼用作物。ㄅ.新鮮的豆粒可以煮湯、炒食,風味頗似萊豆(皇帝豆)。ㄆ.當枝葉枯黃,果莢黑熟時採下,可剝取乾豆粒,油炸後加入蒜泥調味,稱為蠶豆穌及蠶豆花。ㄇ.乾豆亦可孵成「蠶豆芽」當作蔬菜。ㄈ.可製醬和醬油等。ㄉ.蠶豆粉是製粉絲和粉皮的原料,青嫩子粒則作蔬菜用。ㄉ.小粒蠶豆及豆秸是家畜的蛋白質飼料。2.綠肥:用蠶豆可專門種植作綠肥。3.蜜源植物:蠶豆花也是良好的蜜源植物。4.藥用:花、莢果及種殼可入藥。子粒及花粉含有蠶豆毒素(巢菜鹼苷),個別人血紅細胞中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吃蠶豆或在吸入其花粉後會引起血紅細胞大量破壞,發生溶血性貧血,即蠶豆病。4.藥用:性味:種子、花:甘、平。葉:微甘、溫。效用:莖:止血,止瀉。各種內出血,水瀉,燙傷。葉:制肺癆咯血,消化倒出血,外瘡出血,癰瘡。花:涼血,止血。治咳血,鼻衄,血痢,帶下病,高血壓症。豆莢:利尿滲濕。治水腫,腳氣,小便淋痛,天疱瘡,黃水瘡。種子:健脾,利濕。治膈食,水腫。 |
‧莖: | 株高 30~180 公分。主根系發達。莖四棱、中空,四角上的維管束較大,有利於直立生長。 |
‧葉: |
子葉不出土。有效分枝自子葉葉腋和基葉葉腋中抽出,基葉以上極少分枝。羽狀複葉,頂端小葉退化呈刺狀,無捲鬚。托葉上有蜜腺,呈紫斑點。 |
‧花: |
總狀花序,每花梗一般著花 2~6 朵,花蝶形,淡紫紅色、紫白色或白色,翼瓣基部有一紫黑斑;二體雄蕊(9+1);柱頭密生茸毛,有利於接受花粉。自下而上開花。 |
‧果實: | 每莢 2~8 粒種子,莢果外被細茸毛,果壁內層有海綿狀茸毛。成熟過程中,莢殼因所含酪氨酸由氧化酶氧化,先轉變為多巴(3﹐4-二羥苯丙氨酸),而後成為黑色素,使豆莢變黑。種子扁平,略呈矩圓形,亦有近於球形;種皮顏色乳白、黃、褐和青色;臍色有黑色與無色兩種。 |
‧特性: |
株高 30~180 公分。子葉不出土。主根系發達。莖四棱、中空,四角上的維管束較大,有利於直立生長。有效分枝自子葉葉腋和基葉葉腋中抽出,基葉以上極少分枝。羽狀複葉,頂端小葉退化呈刺狀,無捲鬚。托葉上有蜜腺,呈紫斑點。總狀花序,每花梗一般著花 2~6 朵,花蝶形,淡紫紅色、紫白色或白色,翼瓣基部有一紫黑斑;二體雄蕊(9+1);柱頭密生茸毛,有利於接受花粉。自下而上開花。每莢 2~8 粒種子,莢果外被細茸毛,果壁內層有海綿狀茸毛。成熟過程中,莢殼因所含酪氨酸由氧化酶氧化,先轉變為多巴(3﹐4-二羥苯丙氨酸),而後成為黑色素,使豆莢變黑。種子扁平,略呈矩圓形,亦有近於球形;種皮顏色乳白、黃、褐和青色;臍色有黑色與無色兩種。大粒、中粒、小粒3個變種的區別主要在種子的大小。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119030
蠶豆 |
‧拍攝地點: | 大陸江南江蘇揚州瘦西湖往惠山寺路邊(950812);南投縣梅峰台大農場(1010323101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