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白饅頭果

裏白饅頭果02.JPG
裏白饅頭果02
裏白饅頭果04.JPG
裏白饅頭果04
裏白饅頭果05.JPG
裏白饅頭果05
裏白饅頭果06.JPG
裏白饅頭果06
裏白饅頭果07.JPG
裏白饅頭果07
裏白饅頭果08.JPG
裏白饅頭果08
裏白饅頭果-莖00.JPG
裏白饅頭果-莖00
裏白饅頭果-莖02.JPG
裏白饅頭果-莖02
裏白饅頭果-葉05.JPG
裏白饅頭果-葉05
裏白饅頭果-葉10.JPG
裏白饅頭果-葉10
裏白饅頭果-葉12.JPG
裏白饅頭果-葉12
裏白饅頭果-葉13.JPG
裏白饅頭果-葉13
裏白饅頭果-葉18.JPG
裏白饅頭果-葉18
裏白饅頭果-葉21.JPG
裏白饅頭果-葉21
裏白饅頭果-葉26.JPG
裏白饅頭果-葉26
裏白饅頭果-葉27.JPG
裏白饅頭果-葉27
裏白饅頭果-葉30.JPG
裏白饅頭果-葉30
裏白饅頭果-葉31.JPG
裏白饅頭果-葉31
裏白饅頭果-葉序00.JPG
裏白饅頭果-葉序00
裏白饅頭果-葉序03.JPG
裏白饅頭果-葉序03
裏白饅頭果-葉背0.JPG
裏白饅頭果-葉背0

‧中文名稱:

白饅頭果                        更多裏白饅頭果
‧英文名稱: Hayata Glochidion

‧學名:

Glochidion acuminatum Mull. Arg.
‧科名: 大戟科(Euphorbiaceae)饅頭果屬(Glochidion)
‧別名: 早田氏饅頭果、細葉饅頭果、文頭果、饅頭果
‧原產地:

分布中國南部、印度、琉球、日本及台灣。

‧分佈: 生長於平地原野至中海拔的山地,全島各地均可見到,常見於荒廢地及二次林內
‧用途: 1.木材用途:裏白饅頭果木材,可作薪柴。2. 園藝景觀樹:成為造園界重視的景觀及水土保持樹種。3.食用:嫩莖葉用水燙後,煮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
‧莖: 小喬木,高可達 5 公尺,徑 10~20 公分,老莖密布不規則縱裂;具有多數分枝;小枝條細長,幼時常具有絨毛,成年時則略有毛茸。

‧葉:

葉互生,二列狀排列,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 5~12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鈍至漸尖,基部銳尖,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且光滑無毛,背面則有白色絨毛;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4~7 枚;葉柄長 0.2~0.3 公分,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落葉前變鮮黃色,葉面常見點狀蟲癭。

‧花:

花數枚,小,黃綠色至淡黃色,開放時徑 0.2~0.3 公分,叢生,腋生;花柄長 0.1~0.3 公分,略有毛茸;雄花:花萼裂片 6 枚排成二列,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長 0.15~0.2 公分,先端銳尖;雄蕊 3 枚,無花絲,花藥合生,長約 0.1 公分;雌花:無柄或有短柄;如有柄,柄長 0.1~0.2 公分,有粗毛;花萼裂片 6 枚或 3 枚,倒卵形,長 0.1~0.15 公分;子房有粗毛,連同柱頭長 0.2~0.25 公分,倒圓錐狀圓柱形;柱頭很厚,長 0.15 公分,寬約 0.1 公分,有粗毛但先端光滑無毛,先端 3 裂。
‧果實: 果實為蒴果,扁平球形,徑 0.6~0.7 公分,有 3 條淺溝紋。

‧特性:

小喬木,高可達 5 公尺,嫩枝被絨毛。單葉,互生而排成 2 縱列,具短柄;葉片長 4~12 公分,寬 2~4 公分,長橢圓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葉基銳形,稍呈不對稱,葉尖鈍或漸尖,全緣,上表面平滑,深綠色,下表面灰白色,被灰白色絨毛,落葉前變鮮黃色。單性花,雌雄花均具花梗,腋出,簇生;雄花花被 6 片,雄蕊 3 枚;雌花花被 3 或 6 片,子房 3 室。果實為蒴果,徑長約 0.6 公分,扁球形,被毛外具 3 條縱溝。花期 3~5 月。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5019010 裏白饅頭果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四卷 3.裡白
饅頭果 p709 民870730初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3
78裏白饅頭果 p689 國立編譯館主編
http://nc.biodiv.tw/bbs/showpost.php?p=373461&postcount=301 裡白饅頭果
https://exp-forest.nchu.....h/519-3_28-3_P49-68.pdf
中國植物誌 第 44(1) 卷 158 頁 PDF 白背算盤子(Glochidion wrightii Benth.)
https://baike.baidu.com/item/白背算盤子/10213832 白背算盤子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蘭饅頭果 92年10月288頁

‧拍攝地點: 三義鄉西湖度假村(102091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