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絨蘭 | |||||||||||||||||||||
|
‧中文名稱: | 連珠絨蘭 |
‧英文名稱: | Creeping Eria |
‧學 名: | Eria japonica
Maxim.,Bull. Dendrobium reptans Fr. & Sav. Dendrobium reptans Franch. & Sav. Eria arisanensis Hayata Eria matsudai Hayata Eria reptans (Franch. & Sav.) Makino(高山毛蘭-中國植物誌) |
‧科 名: | 蘭科(Orchidaceae)絨蘭屬(Eria) |
‧別 稱: | 連珠絨蘭,松田絨蘭,阿里山絨蘭,高山絨蘭(臺灣蘭科植物),高山毛蘭(新擬)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安徽南部(青陽、九華山)、浙江、福建西部至北部(武夷山、上杭)、貴州和臺灣。生於海拔 700~900 公尺的岩壁上,在臺灣海拔可達 1,400~2,500 公尺,生於林中樹幹上。琉球及日本也有分佈。 |
‧分布: | 台灣固有植物,產於海拔 1,000~2,000 公尺的闊葉林內。 |
‧用 途: | 1.觀賞用:適合小盆栽或庭院樹幹附生栽植作觀賞花卉。 |
‧莖: | 附生蘭莖密生,長 1.5~2.5 公分,徑 0.5~1 公分,卵形至橢圓形。 |
‧葉: | 葉 2 片;葉片長 4~6 公分,寬約 1公分,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葉基漸狹,葉尖銳尖或鈍形,革質。 |
‧花: | 花序為總狀花序,頂生,長 4~5 公分,具 2~4 朵花;苞片長 0.5~0.8 公分,寬約 0.4 公分,卵形,先端漸尖;上萼片長約 1 公分,寬約 0.3 公分,披針形,先端銳,基部漸狹,側萼片長約 1 公分,寬約 0.5 公分,鐮狀三角形,具 5 條脈,基部和蕊柱足部合生成頦(ㄎㄜ),頦長約 0.5 公分;花瓣長約 1 公分,寬約 0.2 公分,線狀披針形,唇瓣長 0.8~1.1 公分,寬約 0.7 公分,卵形,3 裂,側裂片長約 0.2 公分,寬約 0.15 公分,長橢圓形至三角形,中裂片圓形,基部具 2 條黃色稜脊;蕊柱長約 0.3 公分;足部長約 0.5 公分。花期自 5 月至 8 月。 |
‧果: | 果實為蒴果,橢圓形。 |
‧特徵: | 附生;植物體匍匐狀,假球莖密集,卵形至橢圓形,長 1~1.5 公分,粗 0.3~0.4 公分,具 1~2 枚膜質葉鞘,頂端具 2 枚葉。葉長橢圓形或線形,長 4~10 公分,寬 0.5~1.6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收狹,具 4~5 條主脈。花序 1 個,著生於葉的內側,長 5 公分,纖細,有毛,具 1~4 朵花;花序柄長約 1 公分;花苞片卵形,長約 0.3 公分,寬近 0.2 公分,先端銳尖;子房和花梗長約 0.8 公分,被毛;花白色;中萼片窄橢圓形,長約 0.8 公分,寬約 0.3 公分,先端鈍;側萼片卵形,偏斜,長約 0.6 公分,基部寬約 0.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與蕊柱足合生成萼囊;花瓣橢圓狀披針形,近等長於中萼片,寬近 0.2 公分,先端圓鈍;唇瓣輪廓近倒卵形,基部收狹成爪狀, 3 裂;側裂片直立,三角形,先端銳尖;中裂片近四方形,肉質,長寬約 0.3 公分,先端近平截,中間稍有凹缺;唇盤基部發出 3 條褶片,中間1條延伸到中裂片近先端處,側生的褶片延伸到中裂片近基部;蕊柱長約 0.3 公分;蕊柱足長近 0.5 公分;花粉團倒卵形、黃色。果未見。花期 5~8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42052060
連珠絨蘭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台大梅峰農場(106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