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香 | |||||||||||||||||||||
|
‧中文名稱: |
過山香 更多過山香 |
‧英文名稱: | Taiwan Wampee ,Curved-leaf Wampee |
‧學名: |
Clausena excavata Burm. f. |
‧科名: | 芸香科(Rutaceae)黃皮屬(Clausena) |
‧別名: | 過山香(臺灣),假黃皮,山黃皮、雞母黃、大棵(海南),臭皮樹、野黃皮(雲南)、小葉臭黃皮、番仔香草、龜裡椹、凹葉黃皮、假樟仔、Kyaromatya(排灣) |
‧原產地: | 印度、馬來西亞、爪哇、恆春半島。 |
‧分佈: | 恆春半島叢林、中南部平野自生,有作景觀栽培。 |
‧用途: | 1. 心材可製農具。2. 食用:長橢圓形核果,夏季紅熟,果肉味甘美可食,恆春地區原住民多喜食之。3. 行道樹或公園路樹。 4.藥用:性味:辛、苦、溫。效用:其葉及根並可當藥材。葉在中醫上具疏風解表、行氣止痛、除痰散瘀、及殺蟲之效;主治療感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根具疏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之效,主治風濕骨痛、胃痛、疝氣痛等。另外,過山香是一種治(毒)蛇咬傷很好的保健植物,用法為將適量鮮葉搗爛,敷於傷口;或槌汁泡酒服用,可做為野外急救。 |
‧莖: |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6 公尺,樹皮灰褐色,具有多數枝條;小枝條及葉片常具有臭味,小枝條斜上昇,幼嫩部分被短毛。 |
‧葉: |
葉為互生(近於對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20~50 公分;小葉 15~30 枚,排成兩列狀,長橢圓形至鐮刀形,長 2.5~3.5 公分,寬 0.9~1.2 公分,中間小葉最大,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甚歪,鈍,紙質,全緣,具油腺點,有濃烈的芳香味,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黃綠色;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較隆起,側脈 3~4 對,不明顯;表面光滑無毛,背面疏生毛茸;葉柄長 4~7 公分,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小葉柄無或近似無柄。 |
‧花: |
花小形,多數,黃色或淡黃綠色,開放時徑 0.35~0.45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花序;花序長 10~30 公分,分枝水平伸展,光滑無毛;花柄長 0.25~0.4 公分,略具毛茸;花萼長 0.08~0.1 公分,常光滑無毛,齒裂常以較寬的裂隙隔離;花瓣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0.35~0.5 公分,先端銳尖;雄蕊 8 枚或 10 枚,有時亦有 7 枚者;花絲細長,長 0.15~0.4 公分,至基部突變為較寬大。春末開花。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紡錘狀長橢圓形,長約 1.5 公分,直徑 0.5 公分,成熟時呈淡粉紅色;種子 1 枚,球形,平滑,綠色,富油分。果實夏季紅熟。 |
‧特性: |
過山香除是有名的蛇藥外,其果實亦芳香可食,具特殊風味。尤其莖葉經久不散的香氣,難怪過了一座山頭還覺得神清氣爽。其形態為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高 1~數公尺;葉為單數羽狀複葉,披針形,全緣或具不明顯之齒緣;圓錐花序,頂生;漿果長橢圓形,成熟時紅色,味甜可食。惟成熟漿果不可多食,以免頭暈中毒。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7005020 過山香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鳳凰山往觀音山步道旁(941228);鳳凰山(11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