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海棗

銀海棗00.JPG
銀海棗00
銀海棗02.JPG
銀海棗02
銀海棗06.JPG
銀海棗06
銀海棗1.jpg
銀海棗1
銀海棗08.JPG
銀海棗08
銀海棗14.JPG
銀海棗14
銀海棗17.JPG
銀海棗17
銀海棗23.JPG
銀海棗23
銀海棗26.JPG
銀海棗26
銀海棗-莖00.JPG
銀海棗-莖00
銀海棗-莖1.jpg
銀海棗-莖1
銀海棗-刺00.JPG
銀海棗-刺00
銀海棗-刺03.JPG
銀海棗-刺03
銀海棗-刺04.JPG
銀海棗-刺04
銀海棗-葉1.jpg
銀海棗-葉1
銀海棗-雄花序00.JPG
銀海棗-雄花序00
銀海棗-雌株00.JPG
銀海棗-雌株00
銀海棗-實01.JPG
銀海棗-實01
銀海棗-實-種子.jpg
銀海棗-實-種子
銀海棗-種子01.JPG
銀海棗-種子01
銀海棗-種子03.JPG
銀海棗-種子03

‧中文名稱:

銀海棗                                              更多銀海棗
‧英文名稱: Wild Date Palm,Date Sugar Palm,Silver Date Palm,Wald Dattelpalme,Dattier dos bois,Khurjhur,Khurjurn,Madhushir,Kajar,Khejur

‧學名:

Phoenix sylvestris (L.) Roxb.
Elete sylvestris L.
‧科名: 棕櫚科(Palmae)刺葵屬(Phoenix)
‧別名: 銀海棗,林刺葵(西雙版納植物名錄),棗椰子,野海棗,橙棗椰,銀棗椰子
‧原產地: 原產印度北部、緬甸,喜馬拉雅山麓下平原散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有引種栽培,常作觀賞植物。1763 年引進歐洲,1909、1935、1964 年引進台灣。
‧分佈: 台北植物園、墾丁植物園有栽培。
‧用途: 1. 優良添景樹和行道樹,庭園、校園、公園皆可單植、列植、群植,適合寬闊道路及大型房地產公司列植。2. 食用:果實長橢圓形,約手指頭大小,熟果可食。在印度被作為製糖原料栽培,亦稱為『棗椰』。
‧莖: 單幹粗壯,高約 8~16 公尺,通直,樹冠廣大,根際多萌蘗,葉痕明顯

‧葉:

葉長 3~5 公尺,完全無毛;葉柄短;葉鞘具纖維;羽片劍形,長 15~45 公分,寬 1.7~2.5 公分,頂端尾狀漸尖,互生或對生,呈 2~4 列排列,下部羽片較小,最後變為針刺。

‧花:

佛焰苞近革質,長 30~40 公分,開裂為 2 舟狀瓣,表面被糠秕狀褐色鱗秕;花序長 60~100 公分,直立,分枝花序纖細;花序梗長 30~40 公分,明顯壓扁;花小,無小苞片;雄花長 0.6~0.9 公分,狹長圓形或卵形,頂端鈍,白色,具香味;花萼杯狀,頂端具 3 圓鈍齒;花瓣 3 長,為花萼的 3~4 倍;花絲極短,離生,花藥線形,稍短於花瓣;雌花近球形,花萼杯狀,頂端具 3 短齒,長為花瓣的 1/2 倍;花瓣 3,極寬。
‧果實: 果序長約 1 公尺,具節,密集,橙黃色;果實長圓狀橢圓形或卵球形,橙黃色,長 2~2.5(~3)公分,頂端具短尖頭。種子長圓形,長 1.4~1.8 公分,兩端圓,蒼白褐色,胚基生,背部向內彎曲,腹部有一深縱溝。果期 9~10 月。

‧特性:

喬木狀,高可達 16 公尺,直徑達 33 公分,葉密集成半球形樹冠;莖具宿存的葉柄基部,多根蘗。羽狀複葉長 3~5 公尺,濃灰綠而略帶白色;小葉多數,排為 2~4 列,長 30~45~60 公分,寬 2~3 公分,硬,有光澤。花白色有芳香,雌花穗長 30~60 公分,雄花穗長 15~25 公分。果實球形或橢圓形,長 2.5~3 公分,橙黃色,後變為赤褐色。外形與海棗及加拿利海棗相似。播種後經 31 天發芽。喜陽光,抗凍性甚強,可在熱帶至亞熱帶氣候下種植,播種或分株繁殖,生長較加拿利海棗快。樹冠球形,緊密排列,觀賞價值高,和加拿利海棗較相似,惟樹冠較小,莖幹較細,但生長較快。可孤植於公園或公路旁,作為主景植物,也可列植;但在早期需去除吸芽才有較佳的觀賞效果。
‧其他:

棕櫚科植物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椰子類、海棗類及棕櫚類。棕櫚科植物的用途廣泛,由頭至葉在食衣住行方面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
1.
果實:可製成棕櫚油、糖及酒類飲料等產品,像椰子水既清涼又退火,檳榔還具有
                提神醒腦的效果!

2.
葉子:葉子可做為屋頂覆,編織水工藝品及衣服等。心芽可以烹調如半天筍。
3.
樹幹:用來建造房子,還可製成繩索、魚網、掃帚、衣服等。常吃的西谷米是從
                
Metroxylon屬的樹幹髓質粹取的碳水化合物製成。
4.
景觀植物:因為型態挺拔壯觀、落葉少及葉子造型多變,在景觀應用廣泛且備受喜愛。
棕櫚科三大類之分別方法:
1.椰子類:葉子像羽毛的羽狀複葉,葉基部的葉柄常延展而變成刀鞘的形狀(葉鞘),葉鞘層層包裹形成光滑的段落,長於枝幹的頂部,有些種類葉鞘的肉質部分退化,只剩下較硬的纖維就成了棕蓑。
2.海棗類:葉子基部不形成鞘狀,羽狀複葉直接插在莖的頂端,複葉基部的小葉常變成針刺,葉脫落後在幹上留下一塊塊殘餘的葉柄,這一類稱為海棗類。
3.棕櫚類:葉子長的像手掌(掌狀葉)。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9020620 銀海棗
路統信 椰子類全科彩色圖誌 銀海棗 p548 中國花卉雜誌 民68年6月初版
鐘如松等著 引種棕櫚圖譜 銀
海棗 p189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
林有潤主編 觀賞棕櫚  銀海棗 p63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劉海桑 編著 觀賞棕櫚 橙棗椰 p280 中國林業出版社
中國植物誌 第 13(1) 卷 008 頁 PDF 林刺葵
https://baike.baidu.com/item/林刺葵 林刺葵
http://www.palmpedia.net/wiki/Phoenix_sylvestris 銀海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Qz7mFd59A 銀海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pQxjxmbNeQ 修剪

‧拍攝地點: 台中市民俗公園(106010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