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腎蕨 | |||||||||||||||||||||
|
‧中文名稱: |
長葉腎蕨 更多長葉腎蕨 |
‧英文名稱: | Purple-stalk Sword Fern,Giant Sword Fern |
‧學名: |
Nephrolepis biserrata (Sw.) Schott |
‧科名: | 腎蕨科(Nephrolepidaceae) 腎蕨屬(Nephrolepis) |
‧別名: | 長葉腎蕨,雙齒腎蕨 |
‧原產地: | 泛熱帶地區,常見於馬來西亞、菲律賓及琉球。 |
‧分佈: | 在臺灣見於全島低海拔地區。 |
‧用途: |
1. 水土保持植物:有發達的走莖,葉片有下垂性,樹幹、山壁都難不倒它,常可覆蓋整個山壁或樹幹,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2.食用:長葉腎蕨可供食用,其部位是嫩葉及球形的貯水器,具有止渴、解飢、除熱的效果。長葉腎蕨口感比山蘇好,纖維脆又細,是東部原住民部落達魯瑪克經常食用的野菜,可川燙、簡餐、水餃,也可作為健康、新奇的食用素材。 |
‧莖: | 莖短直立狀,並向外伸出長匍匐莖。 |
‧葉: |
一回羽狀複葉,叢生短莖上,下垂;葉柄長 40~60 公分,強韌直立,除了基部以外表面光滑;基部被黑褐色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邊緣較薄;葉軸表面光滑或近乎光滑;葉片長 100~200 公分以上,寬 10~25 公分,羽片近無柄,長 8~18 公分,寬 1.5~2 公分,長披針形,基部截形或圓形,先端漸尖;下部羽片通常較短,邊緣略呈鋸齒緣,葉脈游離,側脈 1~2 次分叉,未達葉緣;不具耳狀突起,羽片基部與葉軸不重疊,近葉緣處有泌水孔。 |
‧花: |
|
‧果實: | 孢子囊囊堆圓形,著生在距葉緣約 0.2 公分處的側小脈頂端;孢膜圓腎形,裂口狹窄。 |
‧特性: |
地上生,莖短直立狀,並向外伸出長匍匐莖;葉叢生短莖上,下垂,長 50~100 公分以上,一回羽狀複葉;羽片呈長披針形,長 0.8~18 公分,寬約 2 公分,基部楔形,不具耳狀突起,羽片基部與葉軸不重疊,葉表邊緣有泌水孔;葉脈游離,羽片側脈 1~2 次分叉,未達葉緣;孢子囊群位在前側小脈頂端,孢膜圓腎形。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18002020
長葉腎蕨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清水高美植物園(970301);國立台中自然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1030216);礁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