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阿里山水晶蘭 更多阿里山水晶蘭 |
‧英文名稱: |
Falseindianpipe |
‧學名: |
Cheilotheca
macrocarpa
(Andres) Chou Cheilotheca humilis (Don) Keng var. glaberrima (Hara) Keng & Hsieh Cheilotheca humilis(D. Don) Monotropastrum arisanarum Andres Monotropastrum humile (Don) Hara var. glaberrimum Hara Monotropastrum macrocarpum H.Andres |
‧科名: | 鹿蹄草科(Pyrolaceae)水晶蘭屬(Cheilotheca) |
‧別名: |
阿里山水晶蘭,大果假水晶蘭(植物研究),大果擬水晶蘭、臺灣擬水晶蘭(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擬水晶蘭(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假水晶蘭、浙江假水晶蘭、臺灣假水晶蘭(植物分類學報),球果假沙晶蘭 |
‧原產地: |
台灣及中國大陸之浙江、西川、貴州、雲南、西藏及緬甸北部。 |
‧分佈: |
台灣分布於海拔 1,000~3,000 公尺左右之成熟森林內,常見於冷涼潮濕的原始針闊葉混合林落葉堆積深厚之處所;大霸尖山、雪山、阿里山、合歡山、杉林溪及能高山均能見到。 |
‧用途: | 1.觀賞:水晶蘭全株潔白透明樣如水晶,是大自然的奇景,上天的傑作,適宜登山途中細細品味,但不可褻玩。2.藥用:全草:甘、微鹹。效用:全草:補肺止咳。治虛咳。全草含水晶蘭苷(monotropein)、β-穀固醇、對香豆酸、熊果酸、葡萄糖、蔗糖、棉子糖。 |
‧莖: | 肉質狀草本,全株光滑,水晶狀透明,高 7~20 公分,直立,不分枝,乾後變黑;根纖細多而密,互相交織成塊狀,根表面覆菌根;全株白色無葉綠素,不行光合作用,必須將根部寄生在蕈類之子實體中,吸收蕈類將腐葉或朽木分解後所得養分。 |
‧葉: |
鱗片狀葉,互生,呈螺旋狀排列,卵狀橢圓形,長 1~1.8 公分,寬 0.4~0.6 公分,先端尖,肥厚退化成鱗片狀。 |
‧花: |
花單生於莖頂,白色,俯垂有苞片,花冠呈壺形;萼片 1~3 枚,長橢圓形;花瓣 5 枚,楔狀長橢圓形,基部成囊狀,長 1.5~2 公分;雄蕊 10 枚左右,花葯橫裂,長約 1 公分;子房卵球形, 1 室,長 1.3~1.5 公分,側膜胎座,無毛;花柱短而粗壯,卵圓形,柱頭展開,白色,徑 0.3 公分。花期 5~7 月。 |
‧果實: | 果實為卵球形下垂之漿果,徑 2~3 公分,先端銳尖,花柱殘存其上,成熟時室裂為 5 果瓣,內有多數種子;種子細小,外種皮疏鬆,胚乳多。花期 5~7 月。 |
‧特性: |
多年生肉質無葉的草本植物,性喜東向或東北向的潮濕地,是標準的陰性植物,寄主雖多,但以紅檜及台灣冷杉林下最常見;寄主能生長的土壤,水晶蘭便能生長。全株乾燥時呈黑色;莖無分枝,呈圓柱形直立,長 10~20 公分,上部有絨毛;莖上還有直立鱗片 10~20 枚,長橢圓形、狹卵形或三角形,長 0.7~2 公分,寬 0.5~1 公分,先端圓形,基部鈍或圓或銳尖,邊緣有不明顯的鈍鋸齒。花單生、下垂,長在莖的先端,長約 1.5~2.5 公分;萼片 1~3 枚,長橢圓形;花瓣白色,3~5 枚,呈楔狀長橢圓形;長 1.5~2 公分,寬 0.5~1 公分,先端圓,基部常膨大而呈囊狀,內有毛茸;花絲白色細長;花葯先端具尖突;子房卵形,花柱短,白色。花期 5~7 月。果實為漿果,卵球形,白色;種子卵形,細小,外種皮疏鬆,胚乳多,八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成熟,到十二月間則地上部分枯萎;種子卵形,細小,外種皮疏鬆,胚乳多。花期 5~7 月。水晶蘭因全株潔白透明樣如水晶而得名。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02001011 阿里山水晶蘭 |
‧拍攝地點: | 合歡山往小奇萊步道旁(1000611-100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