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 | |||||||||||||||||||||
雞屎藤0 | |||||||||||||||||||||
|
‧中文名稱: | 雞屎藤 更多雞屎藤 |
‧英文名稱: | Chinese Fevervine,Skunk-vine. |
‧學名: | Paederia
foetida L. Paederia cavalerieri auct. non H. Lev. 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
‧科名: | 茜草科(Rubiaceae)雞屎藤屬(Paederia) |
‧別名: | 雞屎藤,牛皮凍『圖考』、雞矢藤、雞香藤、紅骨蛇、仁骨蛇、白雞屎藤、五德藤、斑鳩飯、主屎藤『質問』、皆治藤、臭藤根『綱目拾遺』、臭藤『天寶』、臭腥藤、雞糞藤、解暑藤、狗屁藤、毛葫蘆『采藥錄』、五香藤(台灣)、清風藤(福建),臭雞矢藤(海南植物志)、Da'kkeru(排灣) |
‧原產地: | 東南亞各地及中國大陸南部、台灣、琉球、韓國 、日本。 |
‧分布: | 台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郊野山地,最高可達 800 公尺處,甚為常見。 |
‧用途: | 1.可做水土保持植物,綠廊。 2.藥用:具驅風、鎮咳、袪痰、止瀉的功效,根及葉可入藥用。性味:全草及根:甘、酸、微苦、平。效用:全草:袪風利濕,消食化積,消炎止咳,活血止痛。治黃疸,積食飽脹,經閉,痢疾,胃氣痛,風濕疼痛,泄瀉,肺癆咳血,頓咳,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氣虛浮腫;外用治皮膚炎,溼疹,瘡瘍腫毒,毒蛇咬傷,毒蟲螫傷;汁液:治毒蟲螫傷,凍瘡。 |
‧莖: | 常綠藤本,莖伸長,多為右旋性纏繞,長可達 3 公尺以上或更長,具多數分枝;小枝光滑無毛,綠色。 |
‧葉: | 單葉對生,長橢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卵形,長 4~12 公分,寬 2.5~5.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或心形,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但有時亦疏生毛茸;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6~9 枚及細脈皆略明顯而細緻;葉柄長 1~5 公分,圓柱形,光滑無毛茸;托葉三角形,長 0.3~0.5 公分,早落性。 |
‧花: | 花多數,中型,開放時徑 0.5~0.7 公分,呈腋生的聚繖花序排列,再由多數的聚繖花序排列為圓錐花序狀;花序長 5~15 公分;花柄細長,長 0.1~0.2 公分;苞片小,早落性;花萼壺形,長 0.2~0.25 公分,先端 5 齒裂或全裂,殘存性;花冠闊筒狀或細長筒狀,長 1~1.5 公分,外面白色,有毛茸,內面粉紅色或暗紫色,有絨毛或白色腺毛,先端 5 裂;裂片卵形,長 0.4~0.5 公分,先端鈍;雄蕊 5 枚,不伸出冠筒外;花絲線形,下半部與冠筒相連,先端離生;花藥長橢圓形,背生;子房下位,2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柱頭 2 裂,頭狀;花期在夏、秋季。 |
‧果實: | 果實為核果,球形,徑 0.5~0.6 公分,有光澤,先端有殘存的花萼,具 2 枚分核;種子 2 枚,多少為扁平。 |
‧特性: | 雞屎藤為多年生草質藤本,屬陽性植物,生性強健,喜溫暖多濕的環境,耐旱,全株具臭屎味;莖纖細,平滑,纏繞性。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1~6 公分;葉片長 3~11 公分,寬 1.5~5 公分,披針形或卵形,葉基圓形或心形,葉尖銳形,上下表面均無毛;托葉三角形,脫落性。花序為二至三回分歧圓錐狀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花萼筒長約 2 公分,5 齒裂,裂片短;花冠筒長 1~1.3 公分,外面白色,密被柔毛,內面紫色,被長絨毛;雄蕊 5 枚,不等長;花絲絲狀,下端和冠筒合生,上端分離;子房 2 室,胚珠單立,柱頭 2 叉。果實為核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油亮。雞屎藤分佈之普遍令人咋舌,菜園籬笆、平野、林緣,甚至海岸附近都找得到。全草有如雞屎之特異氣味,故名雞屎藤。花期 4~5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16029020
雞屎藤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3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