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心藤 | |||||||||||||||||||||
|
‧中文名稱: |
雞心藤 更多雞心藤 |
‧英文名稱: | Kerr Treebine |
‧學名: |
Cissus kerrii Craib |
‧科名: |
葡萄科(Vitaceae)粉藤屬(Cissus) |
‧別名: |
雞心藤(海南植物志) ,白粉藤 |
‧原產地: | 產於臺灣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印度、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也有分佈。生田邊、草坡、灌叢和林中,海拔 100~200 公尺。 |
‧分佈: | 台灣全島低海拔林邊、樹上、屋旁、籬笆成群自生,間有栽培。喜溫暖濕潤環境,耐蔭,全光下也能生長良好。 |
‧用途: | 1.蔭棚、綠廊用:雞心藤可植於牆垣、林緣,石旁作攀援或地被植物。可試用於室內作垂吊裝飾。2.藥用:性涼,味甘苦。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清肺。治腫毒,疔瘡.骨蒸勞熱,小腸氣痛,膀胱炎,關節炎風濕痛,皮膚瘡毒,皮膚搔癢,腫痛。疝氣,攝護腺肥大小便困難.濕疹。性味:塊根:甘、辛、平;莖藤:苦、寒;全株:苦、寒。效用:塊根:活血通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治腫毒,皮膚病,疔瘡,骨蒸勞熱,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癧痰核,毒蛇咬傷。藤:清肺解毒。治風濕,腫毒,癰瘡,毒蛇咬傷。全株:拔毒消腫。治痰火瘰癧,水腫,痢疾;外用治蛇傷。 |
‧莖: | 草質藤本;小枝鈍 4 稜形,有縱稜紋,被白粉,無毛。捲鬚不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 |
‧葉: |
葉心形,長 5~11 公分,寬 4~8 公分,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每側有 18~32 個細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基出脈 5,有時側出脈基部合生,中脈有側脈 3~4 對,網脈不明顯;葉柄長 1.5~7.5 公分,無毛;托葉膜質,淡褐色,卵圓形,長 0.3~0.4 公分,寬 0.15~0.2 公分,無毛。 |
‧花: |
聚繖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二級分枝通常 3,集生成繖形;花序梗長 0.7~2 公分,無毛;花梗長 0.2~0.4 公分,無毛;花蕾卵圓形,高 0.1~0.15 公分,頂端圓形;萼碟形,邊緣全緣,無毛;花瓣 4, 橢圓形,高 0.07~0.12 公分,無毛;雄蕊 4,花藥卵圓形,長寬近相等;花盤明顯,波狀 4 淺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鑽形,柱頭微擴大。 |
‧果實: | 漿果近球形,直徑約 1 公分,有種子 1 顆;種子橢圓形,頂端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基部與種脊無異,種脊突出,腹面中稜脊突出,腹側基部兩側凹陷為種子之窪穴。花期 6~8 月。果期 9~10 月。 |
‧特性: |
雞心藤屬草質藤本植物,長達數公尺,具不分枝的捲鬚,全體無毛。單葉,有長柄,心狀卵形,長 5~11公分,常 3 淺裂,頂端漸尖,邊緣有稀疏尖銳小鋸齒。聚繖花序與葉對生,繖房狀;花小,4 瓣,淡黃色,徑約 0.5 公分。漿果近球形,徑約 1 公分,內有種子1枚。花期 6~8 月,果期 9~10 月。 產地臺灣全境平野至低海拔山區。以扦插或塊根繁殖。 |
‧更多: |
該屬草質藤本尚有白粉藤
C.repens,產貴州、雲南、廣東及廣西;不耐寒。翼莖白粉藤
C.pteroclada,小枝 4
稜形,有翼;產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及雲南。 1.粉藤在青草店販賣分為頭、莖二種,將莖去葉稱為粉藤,塊根部份稱為粉藤薯。 2.粉藤和粉藤薯清洗時常會引起手癢,宜戴手套,較不易引起過敏。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36003620
雞心藤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31號民家前(95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