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霸王鞭 更多霸王鞭 |
‧英文名稱: |
Ancients Euphorbia |
‧學
名: |
Euphorbia
antiquorum L. |
‧科
名: |
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屬(Euphorbia) |
‧別名: |
霸王鞭,火殃竻 (福建植物志) ,金剛纂
(海南植物志),三角火巷,台灣火巷,龍骨木,三角大戟(triangular spurge) |
‧原產地: |
原產印度,分佈於熱帶亞洲。台灣於
1910 年引進,偶見栽植供欣賞。 |
‧分布: |
中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台灣偶見栽培,常做果園或山坡地的圍籬,多作為藥用植物用;少部份逸出呈野生狀。 |
‧用
途: |
1.庭植作為觀賞用:可植為籬垣或單株作為綠化美化用。2.藥用:全株入藥,具散瘀消炎、清熱解毒之效。莖葉分泌之大戟膠,可供藥用,用以敷治皮膚癢、腫毒及小兒臭頭等。性味:莖:味苦,性寒,有毒。歸胃、大腸、肝經。乳汁:味辛,性大熱;有大毒。效用:莖:清熱解毒,利尿通便,拔毒去腐,殺蟲止癢。乳汁:導滯通便,拔毒去腐,殺蟲止癢。莖:水腫,臌脹,泄瀉,痢疾,食積,痞塊,疔瘡,癰疽,一切丹毒,疥癬。乳汁:腹水,便秘,過敏性鼻炎,各種癌症疼痛,疔瘡,一切丹毒,疥癬。 |
‧莖: |
肉質灌木狀小喬木,乳汁豐富。莖常三稜狀,偶有四稜狀並存,高
3~5 (8) 公尺,直徑
5~7 公分,上部多分枝;稜脊
3 條,薄而隆起,高達
1~2 公分,厚
0.3~0.5 公分,邊緣具明顯的三角狀齒,齒間距離約
1 公分;髓三稜狀,糠質。 |
‧葉: |
葉互生於齒尖,少而稀疏,常生於嫩枝頂部,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
2~5 公分,寬
1~2 公分,頂端圓,基部漸狹,全緣,兩面無毛;葉脈不明顯,肉質;葉柄極短;托葉刺狀,長
0.2~05 公分,宿存;苞葉2枚,下部結合,緊貼花序,膜質,與花序近等大。 |
‧花: |
花序單生於葉腋,基部具
0.2~0.3 公分短柄;總苞闊鍾狀,高約
0.3 公分,直徑約
0.5 公分,邊緣
5 裂,裂片半圓形,邊緣具小齒;腺體
5,全緣。雄花多數;苞片絲狀;雌花
1 枚,花柄較長,常伸出總苞之外;子房柄基部具3枚退化的花被片;子房三稜狀扁球形,光滑無毛;花柱
3,分離;柱頭
2 淺裂。花果期全年。 |
‧果: |
蒴果三稜狀扁球形,長
0.34~0.4 公分,直徑
0.4~0.5 公分,成熟時分裂為
3 個分果爿;種子近球狀,長與直徑約
0.2 公分,褐黃色,平滑;無種阜。 |
‧特徵: |
肉質有刺的灌木,高可達
3.5 公尺或更高,無明顯的主莖;枝條多數,三稜形,有節,節間處常呈緊縮狀,因而整個小枝看起來,如同一節節的三角柱堆疊而成,綠色,光滑無毛,稜角有小尖突,其上有短刺叢生,葉甚小,圓形或卵狀舌形,長
0.2~0.5 公分,早落性,因兒整株植物看起來,如同無葉似的。大戟花序單生,生長於突出的稜角上,花序梗粗短,長
0.1~0.2 公分,綠色;苞片對生,黃色,卵形或長卵形,長 0.2~0.3 公分,寬
0.1~0.15 公分,先端鈍;總苞球形,寬約 0.8~0.9 公分,黃色;小苞片多數,絲狀裂;花柱離生,先端二裂。果實為蒴果,徑約
1~1.2 公分,成熟時開裂為分果;分果扁平,光滑無毛。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5015010
霸王鞭
應紹舜
臺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第四卷 10.霸王鞭
p775民81年12月15日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46金剛纂 p46
台北南天書局(參考)
中國植物誌
第 43(3)
卷 062
頁
PDF
火殃竻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金剛纂
92年10月286頁(參考)
|
‧拍攝地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