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兒腸 | |||||||||||||||||||||
鵝兒腸0 | |||||||||||||||||||||
|
‧中文名稱: |
鵝兒腸 更多鵝兒腸 |
‧英文名稱: | Goose Starwort,Water Chickweed,Water Starwort,Water Stichwort,Ushihakobe |
‧學名: |
Stellaria
aquatica (L.) Scop. Cerastium aquaticum L. Myosoton aquaticum (L.) Moench.(鵝腸菜(本草綱目)-中國植物誌) |
‧科名: |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繁縷屬(Stellaria) |
‧別名: |
鵝腸菜(本草綱目),牛繁縷(中國植物圖鑑),鵝腸草、石灰菜(甘肅武都),大鵝兒腸(陝西石泉),鵝兒腸(湖北鶴峰),冇仔草、茶匙癀、茶絲癀、雞腸草(台灣)、雞腸仔菜、抽筋草、伸筋藤、伸筋草《雲南中草藥》、壯筋丹、雞卵菜《陝西中草藥》,鵝兒腸《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頭娘草、雞娘草《浙江藥用植物志》、鵝腸菜《西藏植物志》、牛繁縷(日本)、水繁縷 |
‧原產地: | 泛北半球暖帶至溫帶。全中國、朝鮮、日本、琉球等地。 |
‧分佈: | 台灣全島平野及低海拔山區之農園、二季水田休閑地、村落空墟地、路旁,冬至春、夏間常見。 |
‧用途: | 1.
可做鴨鵝雞的草料。 2. 藥用 : 性味:全草:酸、甘、淡、平。效用:全草:解毒,消炎,袪瘀舒筋。治頭痛,牙痛,高血壓,月經不調,痔瘡。全草入藥。可當利尿及催乳劑,也可固齒、治頭痛、眼病及腫毒等。 |
‧莖: | 越年生草本,高 20~70 公分,常多繁茂群生;莖多分枝,圓柱形,下部伏臥或斜上生長,上部直立,節膨大,帶紫色;莖折斷後可見彈性的髓部。 |
‧葉: |
葉對生;下部葉有短柄,長 0.5~1 公分,疏生柔毛,上部葉無柄或抱莖;葉片膜質,卵形、寬卵形或卵狀心形,長 2~5.5 公分,寬 1~3 公分,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全緣,被腺毛。花序為單生花序或聚繖花序花腋生或頂生;花具花梗,梗長 0.5~2 公分,被腺毛, |
‧花: |
花序為單生花序或聚繖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具花梗,梗長 0.5~2 公分,被腺毛,花終後漸向下彎;花萼 5 枚,淺綠色,長 0.3~0.6 公分,寬 0.1~0.2 公分,基部合生,披針狀長橢圓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花瓣 5 枚,長 0.3~0.6 公分,寬約 0.1 公分,先端深 2 裂;雄蕊 10 枚,花絲長約 0.25 公分,花藥 2 室,縱裂;子房上位,卵圓形,1 室,中央胎座,胚珠多數,花柱 5 枚。有粉紅、紅、黃、黃橙等色品種。花期春季。 |
‧果實: | 果實為蒴果,桃形,熟時先端 5 瓣裂,每瓣頂端再 2 裂;種子多數,近圓形而稍扁,徑長約 0.1 公分,褐色,有瘤狀突起。果期春、夏間。 |
‧特性: |
鵝兒腸以前農家常以它來餵食鴨、鵝,甚至放鵝到休耕田中吃個痛快。幼苗及嫩莖葉,洗淨後可以清炒或是加一些其他佐料,滋味極佳,也可以直接汆燙,加調味料後食用,是一道相當下飯的野菜。秋冬季常見於台灣全島平野及低海拔山區或休耕之農田、荒地及路邊。鵝兒腸在台灣鄉下常被叫作「雞腸仔菜」,自古以來雞腸、繁縷(蘩縷)常混淆不清,台灣青草藥市場亦多兩者混用。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24012020
鵝兒腸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冬季田野中(970213-98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