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不踏 | |||||||||||||||||||||
|
‧中文名稱: | 鵲不踏 更多鵲不踏 |
‧英文名稱: | Decaisne Angelica Tree |
‧學名: | Aralia
decaisneana
Hance Aralia spinosa auct. non L. Aralia spinosa L. |
‧科名: | 五加科(Araliaceae)刺蔥屬(Aralia) |
‧別名: | 雀不踏、臺灣楤木、楤木、刺楤、細號刺楤、刺樹楤、刺楤樹、鳥不踏、雷公木、芝練木、大葉鳥不企、大鷹不撲、鷹不泊、老鴉怕,黃毛楤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鳥不企(廣州植物志)、Sangsi(泰雅)、Bugurui(排灣)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南部及西南部地區、海南島,臺灣。 |
‧分布: | 台灣全島低及高海拔 200~ 2,100 公尺以下地區山麓或灌叢中及向陽伐採跡地,常見。 |
‧用途: | 1.蜜源植物。2.食用:嫩葉可食。3.木材用途:木材可製木屐。4.藥用:性味:根:甘、微苦、平;葉:甘、平。效用:根:袪風除溼,散瘀消腫,活血通經。治風溼腰痛,肝炎,腎炎水腫,風熱感冒頭痛,咳嗽,濕熱黃疸,水腫,淋濁,帶下,閉經,產後風痛,跌打腫,胃脘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葉:平肝,解毒。治頭目暈眩,腫毒。 |
‧莖: | 小喬木,高可達 5~10 公尺,形體上較裏白楤木略大而粗壯,樹幹通直,徑 15~25 公分,密生針刺,針刺多呈螺旋狀排列,細長銳尖,全株幼嫩部分及葉面被有鐵銹色毛茸。 |
‧葉: | 葉生枝端,互生,具長柄,為大型二回羽狀複葉,羽片 4~5 對,葉軸上密生針刺,小葉 7~11 枚,除頂生小葉外,其他皆為對生,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 8~15 公分,寬 4~8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圓或略為心形,粗鋸齒緣,表裏兩面有銹色毛茸;小葉柄無或近似無柄。 |
‧花: | 花小形,多數,淡黃色, 9~12 枚組成一繖形花序,然後由許多繖形花序組成一圓錐花序狀頂生於枝條的先端,長 20~30 公分,寬 40~60 公分,花序軸有褐色剛毛,苞片線形,長 0.3~0.5 公分先端銳尖,殘存性,花萼較小,平滑,先端 5 齒裂;花瓣 5 枚,乳黃色或乳白色,長卵形,長 0.2~0.25 公分,先端鈍;雄蕊 5 枚,花絲線形,長 0.3 公分;子房下位,5 室,柱頭 5 分岐,花梗有長毛。花期 6~8 月。 |
‧果實: | 果實為核果,熟呈漿果狀,紫黑色,近球形,徑 0.3~0.4 公分,上有 5 條角稜,先端具宿存花柱。果期 9~11 月。 |
‧特性: | 落葉小喬木,形體上較裏白楤木略大而粗壯,樹幹通直,基部有瘤刺,側枝及小枝密生銳刺,銳刺多呈螺旋狀排列,全株幼嫩部分及葉面被有鐵銹色毛茸。葉生枝端,二回羽狀複葉,對生,具短柄,小葉近於無柄;葉片長 8~15 公分,寬 4~8 公分,長卵形,葉基心形,葉尖呈銳尖,葉緣為粗鋸齒緣,下表面淺綠色,或稍帶粉白色;葉軸上密生銳刺。花序為圓錐狀繖形花序,,花梗與萼片均被長毛;苞片線形,,長約 0.3 公分;花瓣 5 枚,長約 0.2 公分,長橢圓形;雄蕊 5 枚,花絲平滑,長約 0.3 公;柱頭 5 裂。果實為核果,球形,熟呈漿果狀,紫黑色,徑 0.3~0.4 公分,上有 5 條角稜,先端具宿存花柱。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69002040 鵲不踏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10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