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蘭 | |||||||||||||||||||||
|
‧中文名稱: | 鶴頂蘭 更多鶴頂蘭 |
‧英文名稱: | Common Phaius |
‧學 名: |
Phaius
tankervilliae
(Banks ex L'Her.) Blume |
‧科 名: | 蘭科(Orchidaceae)鶴頂蘭屬(Phaius) |
‧別 稱: | 鶴頂蘭、紅鶴頂蘭、紅鶴蘭、大白芨、拐子葉 |
‧原產地: | 台灣,日本,琉球,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爪哇及澳洲。 |
‧分布: | 台灣全島 1000 公尺以下低海拔闊葉林緣附近,蘭嶼也有分布。 |
‧用 途: | 1.觀賞用:適合盆栽或庭院蔭地栽植作觀賞花卉。2.藥用:性味:假麟莖:微辛、涼,有小毒。效用:假麟莖:清熱解毒,袪痰止咳,活血止血。治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咳血;外用治跌打腫痛,乳癰,外傷出血。 |
‧莖: | 地生蘭,植物體可高達 100公分高,叢生狀,假球莖卵形或球形,徑約 2 公分,有節。 |
‧葉: | 葉 3~5 片,倒披針形,長約 40~60 公分,寬約 8~15 公分,披針形,葉基收縮成柄,葉尖漸尖,表面有波浪形縐曲。 |
‧花: | 花軸由假球莖抽出,粗壯直立,總狀花序,花序軸可高達 60~80 公分,直徑 1.2 公分,頂端著花 4~10 朵;花序軸側生,直立,下部具許多鱗片狀鞘;苞片大,脫掉性;鶴頂蘭之花外部白色,內部邊緣白色,中央為灰紫紅色,直徑約 5~7 公分;花萼長 4~5 公分,寬 1.5~2 公分,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基部收縮漸狹,先端銳尖;花瓣長 4~5 公分,倒披針形;唇瓣長約 4 公分,喇叭形,外白內紫紅,花色柔中帶艷,波狀緣,側裂片圓形,中裂片截形,基部有短距,花距長約 1 公分,為省產鶴頂蘭屬中最美者。花期在春季。 |
‧果: | 果實為蒴果,六稜,長約 3~5 公分,徑約 2 公分。 |
‧特徵: | 大型地生蘭,植物體可高達 100 公分高,叢生狀,假球莖扁球形,有節;葉 3~5 片,倒披針形,長約 40~60 公分,寬約 8 公分,表面有波浪形縐曲。花軸由假球莖抽出,粗壯直立,總狀花序,可高達 60~80 公分,直徑 1.2 公分,頂端著花 4~10 朵,總狀花序;鶴頂蘭之花外部白色,內部邊緣白色,中央為灰紫紅色,直徑約 5~7 公分,萼片與花瓣皆為倒披針形;唇瓣為喇叭形,外白內紫紅,花色柔中帶艷,先端邊緣有波浪形,基部有短距,為台灣產鶴頂蘭屬中最美者。花期在春季。蒴果六稜,長約 3~5 公分,徑約 2 公分。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42096030
紅鶴頂蘭 |
‧拍攝地點: | 國立台中自然博物館植物園區(950312);實(95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