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果 | |||||||||||||||||||||
黃皮果0 | |||||||||||||||||||||
|
‧中文名稱: | 黃皮果 更多黃皮果 |
‧英文名稱: | Chinese Wampee |
‧學名: | 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Clausena lansium Skeels. Clausena wampi Blanco |
‧科名: | 芸香科 (Rutaceae)黃皮屬(Clausena) |
‧別名: | 黃皮果,黃皮(桂海虞衡志),黃彈(嶺南雜記),黃枇、黃柑、黃檀子、黃彈子、金彈子、番仔龍眼 |
‧原產地: | 中國南部及緬甸。 |
‧分布: | 台灣南部最為適宜栽培。 |
‧用途: | 1.食用:有酸、甜兩系。均可生食,其果所製果乾,可供藥用,葉可用以洗髮,或作禿頭養髮劑,其未熟果或根,可切細晒乾,作為支氣管炎治劑。果肉生食或取果汁加糖水為清涼劑。2.種子可製潤滑油。3.藥用:性味:辛、微苦、溫;樹皮:辛、苦、溫;葉:辛、苦、平;果實:甘、酸、溫;果皮及種子:辛、微苦、溫。效用:根:消腫止痛,利小便。治黃疸,瘧疾,預防流行感冒;樹皮:消風,袪疳積,散熱積,通小便;葉:疏風解表,除痰行氣。治溫熱身病,咳嗽,哮喘,氣脹腹痛,黃腫,瘧疾,小便淋痛,熱毒疥癩;果實:消食,理氣,化痰。治食慾不振,胸膈滿痛,痰飲咳喘;果皮及種子:消腫,止痛,利小便。治黃疸,瘧疾,胃病,疝氣,瘡癤。 |
‧莖: | 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 12 公尺,樹皮粗糙,灰白色,具多數分枝,嫩枝黃綠色;小枝條及葉柄常有集生成簇的叢短毛及長毛,小枝斜上昇,有瘤狀突起。 |
‧葉: | 葉為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 18~23 公分;小葉 5~13 枚,排成兩列狀,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 6~13 公分,寬 2.5~6 公分,中間小葉最大,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而略歪,紙質,淺波狀緣或具淺鈍齒,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具透明小油胞,揉碎之散發臭味;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較隆起,側脈 5~7 對,明顯;表面光滑無毛,嫩葉背面有叢生短毛及長毛茸;葉柄長 3~5 公分,光滑無毛或略有毛茸;小葉柄甚短。 |
‧花: | 花小形,多數,具芳香,白色,開放時徑約 0.5 公分,呈頂生的聚繖狀圓錐花序;花序長 8~19 公分,分枝直立或斜上昇,具短叢毛;花柄長 0.15~0.3 公分,略有毛茸;花萼密生毛茸,長 0.07~0.1 公分,裂片 5 枚,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銳尖;花瓣 5 枚,長橢圓形,長 0.3~0.4 公分,外面有短毛,尤以中肋處為然;雄蕊 10 枚,著生於伸長的花盤周圍;子房被覆瓦狀排列鱗片狀長毛,5 室;花柱短,長約 0.04 公分,柱頭頭狀;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花圓錐花序著生於新枝頂端葉腋。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球形或卵圓形,徑 1.5~2.5 公分,於六月中旬開始成熟,成熟時呈金黃色或橙黃色,表面密生褐色短毛茸,果肉多汁淡黃白色,味酸或甘,甜味種無酸味,內綠色有種子 1~6 顆。 |
‧特性: | 黃皮果有酸、甜兩系。均可生食,據植物名實考云:「黃皮果能消食,其漿酸甘似葡萄,食荔枝饜飫,以此解之」。據書籍記載所製果乾,以供藥用,葉可用以洗髮,或作禿頭養髮劑,其未熟果或根,可切細晒乾,作為支氣管炎治劑。屬常綠中喬木,嫩枝黃綠色,奇數羽狀複葉,表面濃綠色,背面稍淡,葉面光滑具透明小油胞,揉碎之散發臭味。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開花圓錐花序著生於新枝頂端葉腋。樹性喜溫暖及排水良好地區。台灣南部最為適宜栽培。果肉生食或取果汁加糖水為清涼劑。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7005030
黃皮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台中啟明學校(930701-1080706);東勢林場亦有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