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

黃芩00.JPG
黃芩00
黃芩01.JPG
黃芩01
黃芩-葉正01.JPG
黃芩-葉正01
黃芩02.JPG
黃芩02
黃芩-葉背00.JPG
黃芩-葉背00
黃芩04.JPG
黃芩04
黃芩05.JPG
黃芩05
黃芩-花00.JPG
黃芩-花00
黃芩-花01.JPG
黃芩-花01
黃芩-花02.JPG
黃芩-花02
黃芩-花06.JPG
黃芩-花06
黃芩-花07.JPG
黃芩-花07
黃芩-花08.JPG
黃芩-花08
黃芩-花09.JPG
黃芩-花09
黃芩-花11.JPG
黃芩-花11
黃芩-花12.JPG
黃芩-花12
黃芩-實00.JPG
黃芩-實00
黃芩-實01.JPG
黃芩-實01
黃芩-實03.JPG
黃芩-實03
黃芩-實05.JPG
黃芩-實05
黃芩-實08.JPG
黃芩-實08

‧中文名稱:

黃芩                                                      更多黃芩
‧英文名稱: Baikal Skullcap

‧學名: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科名: 唇形花科(Labiatae)黃芩屬(Scutellaria)
‧別名: 黃芩,香水水草(內蒙古商都),子芩,山茶根,黃芩茶,土金茶根(東北及河北),本草綱目「釋名」腐腸、空腸、內虛、經芩、黃文、印頭、苦督郵。內部實在的叫子芩、條芩、鼠芩;黃苓(錯誤用名)
‧原產地: 中國大陸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江蘇有栽培;生於向陽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 60~1,300(1,700-2,000)公尺。蘇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均有分佈。
‧分佈: 栽培。
‧用途: 1.藥用:性味:根:苦、寒。效用:根: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治濕溫、暑溫胸悶嘔噁,濕熱痞滿,瀉痢,黃膽,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果實:治腸癖膿血。根莖為清涼性解熱消炎藥,對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等均有功效,少量服用有苦補健胃的作用。據國外近年來研究,黃芩製劑、黃芩酊可治療植物性神經的動脈硬化性高血壓,以及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可消除高血壓的頭痛、失眠、心部苦悶等症,外用有抗生作用,如對白喉桿菌、傷寒菌、霍亂、溶血鏈球菌A型,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止效用(見《東北藥用植物志》)。又據載根對防治棉鈴蟲、梨象鼻蟲、天幕毛蟲、蘋果巢蟲均有效(見《中國農藥志》)。此外莖稈可提制芳香油,亦可代茶用而稱為芩茶。據分析黃芩主要有兩種黃芩堿素的衍生物,即漢黃芩素(Woogonin, C16H12O5)及黃芩甙(baicalin, C21 H18 O11)。
‧莖: 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肉質,徑達 2 公分,伸長而分枝;莖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公分,基部徑 0.25~0.3 公分,鈍四稜形,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

‧葉:

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1.5~4.5 公分,寬(0.3)0.5~1.2 公分,頂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上面暗綠色,無毛或疏被貼生至開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較淡,無毛或沿中脈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點,側脈 4 對,與中脈上面下陷下面凸出;葉柄短,長 0.2 公分,腹凹背凸,被微柔毛。

‧花:

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總狀,長 7~15 公分,常再於莖頂聚成圓錐花序;花梗長 0.3 公分,與序軸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葉,上部者遠較小,卵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 0.4~1.1 公分,近於無毛;花萼開花時長 0.4 公分,盾片高 0.15 公分,外面密被微柔毛,萼緣被疏柔毛,內面無毛,果時花萼長 0.5 公分,有高 0.4 公分的盾片。花冠紫、紫紅至藍色,長 2.3~3 公分,外面密被具腺短柔毛,內面在囊狀膨大處被短柔毛;冠筒近基部明顯膝曲,中部徑 0.15 公分,至喉部寬達 0.6 公分;冠簷2唇形,上唇盔狀,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寬 0.75 公分,兩側裂片向上唇靠合;雄蕊 4,稍露出,前對較長,具半藥,退化半藥不明顯,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裂口具白色髯毛,背部具泡狀毛;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前對在內側後對在兩側被小疏柔毛;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環狀,高 0.075 公分,前方稍增大,後方延伸成極短子房柄;子房褐色,無毛。花期 7~8 月。
‧果實: 小堅果卵球形,高 0.15 公分,徑 0.1 公分,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臍。果期 8~9 月。

‧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肉質,徑達 2 公分,伸長而分枝。莖基部伏地,上升,高(15)30~120公分,基部徑 0.25~0.3 公分,鈍四稜形,具細條紋,近無毛或被上曲至開展的微柔毛,綠色或帶紫色,自基部多分枝。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 1.5~4.5 公分,寬(0.3)0.5~1.2 公分,頂端鈍,基部圓形,全緣,上面暗綠色,無毛或疏被貼生至開展的微柔毛,下面色較淡,無毛或沿中脈疏被微柔毛,密被下陷的腺點,側脈 4 對,與中脈上面下陷下面凸出;葉柄短,長 0.2 公分,腹凹背凸,被微柔毛。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總狀,長 7~15 公分,常再於莖頂聚成圓錐花序;花梗長 0.3 公分,與序軸均被微柔毛;苞片下部者似葉,上部者遠較小,卵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 0.4~1.1 公分,近於無毛。花萼開花時長 0.4 公分,盾片高 0.15 公分,外面密被微柔毛,萼緣被疏柔毛,內面無毛,果時花萼長 0.5 公分,有高 0.4 公分的盾片。花冠紫、紫紅至藍色,長 2.3~3 公分,外面密被具腺短柔毛,內面在囊狀膨大處被短柔毛;冠筒近基部明顯膝曲,中部徑 0.15 公分,至喉部寬達 0.6 公分;冠簷2唇形,上唇盔狀,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寬 0.75 公分,兩側裂片向上唇靠合;雄蕊 4,稍露出,前對較長,具半藥,退化半藥不明顯,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裂口具白色髯毛,背部具泡狀毛;花絲扁平,中部以下前對在內側後對在兩側被小疏柔毛。花柱細長,先端銳尖,微裂。花盤環狀,高 0.075 公分,前方稍增大,後方延伸成極短子房柄。子房褐色,無毛。小堅果卵球形,高 0.15 公分,徑 0.1 公分,黑褐色,具瘤,腹面近基部具果臍。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3041010 黃芩
蕭培根 連文琰 主編 原色中藥原色植物圖鑑(下) 416黃芩 p416 台北南天書局
李時珍 新訂-本草綱目(上) 黃芩 p453 世一書局
http://cht.a-hospital.com/w/本草綱目/黃芩 黃芩
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37488 黃芩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黃芩 黃芩
http://yibian.idv.tw/yao/?yno=99 黃芩
中國植物志 第 66(2) 卷 194頁 PDF  黃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黃芩/16177741 黃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黃芩/406188 黃芩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黃芩 400頁 92年10月

‧拍攝地點: 中寮鄉百草谷(110061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