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地梅 | |||||||||||||||||||||
|
‧中文名稱: | 地錢草 更多點地梅 |
‧英文名稱: | Umbellata Rockjasmine |
‧學名: | Androsace
umbellata
(Lour.) Merr. Androsace patens Wright ex A. Gray Androsace saxifragaefolia Bunge Drosera umbellata Lour Drosera umbellata Lour. |
‧科名: | 櫻草科(Primulaceae)點地梅屬(Androsace) |
‧別名: | 地錢草,點地梅、野地梅、佛頂珠、銅錢草、地胡椒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於東北、華北和秦嶺以南各省區及台灣。生於林緣、草地和疏林下。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緬甸、印度均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越南。 |
‧分布: | 台灣產於宜蘭、台北、新竹、花蓮、台東,海濱及低海拔地區。 |
‧用途: | 1.藥用:性味:全草、果實:辛、微寒。效用:全草:袪風解毒,消腫止痛,清熱。治咽喉腫痛,口瘡,目赤,目翳,頭痛,牙痛,風濕熱痛,哮喘,淋濁,帶下,疔瘡腫毒,跌打損傷,燙傷。 |
‧莖: |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不明顯,具多數鬚根。 |
‧葉: | 葉全部基生,葉片近圓形或卵圓形,直徑 0.5~2.0 公分,先端鈍圓,基部淺心形至近圓形,邊緣具三角狀鈍牙齒,兩面均被貼伏的短柔毛;葉柄長 1~4 公分,被開展的柔毛。 |
‧花: | 花葶通常數枚自葉叢中抽出,高 4~15 公分,被白色短柔毛。繖形花序 4~15 花;苞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0.35~0.4 公分;花梗纖細,長 1~3 公分,果時伸長可達 6 公分,被柔毛並雜生短柄腺體;花萼杯狀,長 0.3~0.4 公分,密被短柔毛,分裂近達基部,裂片菱狀卵圓形,具 3~6 縱脈,果期增大,呈星狀展開;花冠白色,直徑 0.4~0.6 公分,筒部長約 0.2 公分,短於花萼,喉部黃色,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 0.25~0.3 公分,寬 0.15~0.2 公分。花期 12~4 月。 |
‧果實: | 蒴果近球形,直徑 0.25~0.3 公分,果皮白色,近膜質。果期 5~6 月。 |
‧特性: | 草本,主根不明顯,具多數鬚根。葉為單葉,叢生,基生,具葉柄,柄長 1~4 公分;葉片徑 0.5~1.5 公分,開展,卵狀圓形,葉基截形或楔形,葉尖鈍形,葉緣為三角形齒牙緣,平坦,上下表面被短柔毛。花序為繖形花序,花莖長 5~15 公分,小花梗長 2~4 公分,開展,被短柔毛;苞片長 0.4~0.5 公分,卵形至披針形;花萼開展,5 裂至基部,裂片卵形,花時期長 0.3~0.5 公分,結果後長 0.4~0.7 公分,被短柔毛,銳形;花冠白色,徑 0.4~0.5 公分,5 裂。果實為蒴果,卵圓狀球形。花期 12~4 月;果期 5~6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05002010
地錢草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中寮鄉百草谷(1100220);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三樓藥草園入口右側(111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