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吐珠

龍吐珠.JPG
龍吐珠
龍吐珠-花00.JPG
龍吐珠-00
龍吐珠-花01.JPG
龍吐珠-01
龍吐珠-花02.JPG
龍吐珠-02
龍吐珠-花03.JPG
龍吐珠-03
龍吐珠-花04.JPG
龍吐珠-04
龍吐珠-花05.JPG
龍吐珠-05
龍吐珠-花06.JPG
龍吐珠-06
龍吐珠-花07.JPG
龍吐珠-07
龍吐珠-花08.JPG
龍吐珠-08
龍吐珠-花09.JPG
龍吐珠-09
龍吐珠-花11.JPG
龍吐珠-11
龍吐珠-花13.JPG
龍吐珠-13
龍吐珠-花14.JPG
龍吐珠-14
龍吐珠-花15.JPG
龍吐珠-15
龍吐珠-葉0.JPG
龍吐珠-0
龍吐珠-葉1.JPG
龍吐珠-1
龍吐珠-葉2.JPG
龍吐珠-2
龍吐珠-葉3.JPG
龍吐珠-3
龍吐珠-葉4.JPG
龍吐珠-4
龍吐珠-葉5.JPG
龍吐珠-5
‧中文名稱: 龍吐珠
‧英文名稱: Bleeding Glorybower,Bleeding Heart Vine
‧學名: Clerodendrum thomsoniae  Balf. f.
‧科名: 馬鞭草科(Verbenaceae)海州常山屬(Clerodendrum)
‧別名: 龍吐珠(廣州植物志),白萼赬桐(海南植物志),九龍吐珠、珍珠寶蓮、一點紅、臭牡丹藤、白花蛇舌草
‧原產地: 熱帶非洲。台灣於 1901 年日人田代安定氏從日本引進栽植。
‧分布: 台灣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 1.園藝觀賞用:龍吐珠花萼乳白,花冠鮮紅,花絲白色長伸出,恰似玉龍龍口啣紅珠,故稱為龍吐珠,廣泛供盆栽、花廊、花架、庭園圍籬、花棚作觀賞用,為優良觀賞樹種。2.藥用:性味:全草:淡、平。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治慢性中耳炎,跌打損傷。
‧莖: 灌木狀藤本,莖伸長,長可達 3 公尺或更長,具多數分枝;小枝條帶黑色,四方形,有毛茸。
‧葉: 葉為單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 5~12 公分,寬 2~6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鈍或心形,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茸,背面光滑無毛茸或散生毛茸;主脈 3 條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3~5 枚,細脈明顯而細緻;葉柄長 1~2.5 公分,光滑無毛茸。
‧花: 花數枚,陸續開放,花期甚長,開放時徑 1~1.2 公分,著生於小枝先端葉腋,呈聚繖花序排列呈圓錐狀;花序長 4~6 公分,細長,光滑無毛茸;花柄細長,長 0.4~0.8 公分,近似光滑無毛茸;花萼白色,深 5 裂,裂片闊披針形,長 1.5~1.8 公分,先端銳尖;花冠高盆形,長 3~3.5 公分,冠筒細長,長 2.5~3 公分,外面光滑無毛茸,內面略有毛茸,先端 5 裂;裂片卵形或橢圓形,豔紅色,長 0.6~0.9 公分,先端鈍;雄蕊 4 枚,著生冠筒內,遠挺出花冠外;花絲線形,細長,白色;花柱細長,遠挺出花冠外;柱頭 2 枚。
‧果實:

果實為核果,球形,藏於殘存的花萼內,內有黑色種子 4 枚。

‧特性: 龍吐珠屬常綠藤本攀緣植物,具有會纏繞的莖枝,初生的莖是方形的,漸漸衰老之後就變成圓形,它的分枝性很強,具有光澤,卵圓形。葉對生,有柄,紙質,全緣且葉脈明顯,呈卵橢圓形,先端尖銳。花頂生或腋出,具有長軸,呈圓錐狀繖形花序。常習見之花瓣部份實為苞片。真正的花自苞片中抽出,花冠高,盆狀,先端五裂,未開時鮮紅如珠;雄蕊細長,挺出花外,狀如吐珠。花期甚長,臺灣於初夏至深秋皆見開花;夏至秋季是盛花期,若光照充足甚至可整年開花;乳白色的花萼膨大成燈籠狀,真正的花瓣乃是鮮紅色的部份,而雌雄花蕊突出花冠之外,形成奇特的花形。它的花形十分有趣,三片乳白色的苞片緊緊合抱,而紅色的花瓣從花苞中探出頭,再配上伸出老長的雌雄花蕊,像極了傳說中的怒龍噴火焰的形狀,因而被命名為「龍吐珠」。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1005100 龍吐珠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10.龍吐珠 p642 民870730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168
龍吐珠 p183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1965
龍吐珠 983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65(1) 卷 156 PDF 龍吐珠
https://baike.baidu.com/item/龍吐珠/74958  龍吐珠
http://tlpg.hsiliu.org.tw/plant/view/423 龍吐珠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龍吐珠 388頁 92年10月

‧拍攝地點: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30516)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