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 | |||||||||||||||||||||
大麥 | |||||||||||||||||||||
|
‧中文名稱: |
小麥 更多小麥 |
‧英文名稱: |
Wheat |
‧學名: |
Triticum
turgidum L. & Triticum
aestivum L. Triticum aestivum L. (普通小麥) Triticum turgidum L. (圓錐小麥) |
‧科名: |
禾本科 (Gramineae)小麥屬(Triticum) |
‧別名: |
小麥,烏蜀黍、麥仔 |
‧原產地: |
小麥約 7,000 年前出現於近東,隨即傳入埃及與歐洲,約 6,000年前傳入印度,約 4,000 年前傳入中國。 西元 1,500 年代由西班牙人帶入美洲。 |
‧分佈: |
台灣種植的多屬冬麥,台中縣大雅鄉種植的面積小麥產量佔全省九成。 |
‧用途: | 1. 食用:小麥是栽培面積最廣,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供應世界熱量需求(calori)的 20%,蛋白質的 50%。 |
‧莖: | 莖直立,徑約 0.3~0.4 公分,常是中空,但硬粒小麥者實心。僅最上 5~6 節伸長。依莖高分為矮中高三類,由地面稻穗頂(不包括芒 )30~50 公分者為矮性品種,51~120 公分者為半矮性品種,120 公分以上者為高大品種。分糱:第三葉片出現後,長出分蘗。分蘗的第三葉片出現後,又長出次生分蘗。根分臨時根和永久根,胚根為臨時根,有種子根(3~5條);永久根生於節,每節 1~3 條。 |
‧葉: |
含葉片、葉鞘、葉舌、葉耳。 |
‧花: |
穗軸成曲折的Z字型。 複穗狀花序,小穗由 3~5 個小花組成,能結實的約基部的 2~3 個小花。小花群的外面有二片護穎。護穎的色澤、大小、有無芒或茸毛,皆因品種而異。每小花有內穎外穎各一,雌蕊一,雄蕊三。外穎可能有芒。雌蕊羽狀柱頭,外側兩個鱗被。開花 (內外穎張開) 時期以上午 8~10 時為主。開花次序始於穗上端 1/3 部位,由此往上下延伸。同一小穗由基部小花往上依序開花。 |
‧果實: | 種子充實期間,穗綠色,可行光合作用,室種子養分的主要來源。穎果,包括種實皮、胚、胚乳。種實橢圓、卵圓、或圓形,頂端有一束細毛,稱為果毛或冠毛。種實腹面有溝,稱為腹溝,腹溝兩側隆起,稱為果頰。胚生於種實背面。種實長約 0.45~0.69 公分,寬約 0.25~0.39 公分,厚約 0.21~0.23 公分。千粒重約 20~62 gm。種實皮有紅白兩色,果皮與種皮相連,紅者較厚。小麥粒形由果皮、胚及胚乳所組成,果皮約佔 8.93%,其種皮顏色有紅、白兩種,致有紅小麥及白小麥之分。 |
‧特性: |
莖直立,徑約 0.3~0.4 公分,常是中空,但硬粒小麥者實心。僅最上 5~6 節伸長。依莖高分為矮中高三類,由地面稻穗頂(不包括芒) 30~50 公分者為矮性品種,51~120 公分者為半矮性品種,120 公分以上者為高大品種。葉含葉片、葉鞘、葉舌、葉耳。花穗軸成曲折的Z字型。 複穗狀花序,小穗由 3~5 個小花組成,能結實的約基部的 2~3 個小花。小花群的外面有二片護穎。護穎的色澤、大小、有無芒或茸毛,皆因品種而異。每小花有內穎外穎各一,雌蕊一,雄蕊三。外穎可能有芒。雌蕊羽狀柱頭,外側兩個鱗被。開花 (內外穎張開) 時期以上午 8~10 時為主。開花次序始於穗上端1/3部位,由此往上下延伸。同一小穗由基部小花往上依序開花。穎果,包括種實皮、胚、胚乳。種實橢圓、卵圓、或圓形,頂端有一束細毛,稱為果毛或冠毛。種實腹面有溝,稱為腹溝,腹溝兩側隆起,稱為果頰。胚生於種實背面。種實長約 0.45~0.69 公分,寬約 0.25~0.39 公分,厚約 0.21~0.23 公分。千粒重約 20~62 gm。種實皮有紅白兩色,果皮與種皮相連,紅者較厚。小麥粒形由果皮、胚及胚乳所組成,果皮約佔8.93%,其種皮顏色有紅、白兩種,致有紅小麥及白小麥之分。 |
‧其他: | 因各地區氣溫不同,小麥會區分為春麥(spring wheat)和冬麥(winter wheat),並在不同的時間播種。冬麥種植於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因氣溫較暖,可於秋季播種,經過冬季而於次年春末夏初收成。若有充分積雪覆蓋,冬麥在攝氏零下 40 度仍能繼續生長,若無積雪覆蓋,抗寒能力仍可達攝氏零下 32 度。春麥種植於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因冬天嚴寒,故於春天播種,在秋天收成。春麥抗寒能力較差。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8129010
小麥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大雅鄉信和路兩側(950320);台中市大雅區神林路兩側(102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