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泡葉栒子(經濟植物手冊 ) 更多泡葉栒子 |
‧英文名稱: | Hollyberry Cotoneaster(泡葉栒子),Largeleaf Hollyberry Cotoneaster(泡葉栒子大葉變種) |
‧學名: | Photinia
kudoi
Masamune Pourthiaea kudoi (Masamune) Masamune Cotoneaster bullatus Bois(泡葉栒子) Cotoneaster bullatus Bois var. Macrophyllus Rehd. & wils.(泡葉栒子大葉變種) |
‧科別: | 薔薇科(Rosaceae)舖地蜈蚣屬(Cotoneaster) |
‧別名: | 泡葉栒子,泡葉栒子大葉變種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 |
‧分布: | 台灣北、中及東部中及高海拔約 1,800~2,700 公尺處的山地,叢林的邊緣或路旁,惟不常見。 |
‧用途: | 1.泡葉栒子葉果均美,在台灣高海拔地區,可栽培為觀賞植物。 |
‧莖: | 落葉開張灌木,高達 2 公尺;小枝粗壯,圓柱形,稍彎曲,灰黑色,幼嫩時被糙伏毛。 |
‧葉: | 葉片長圓卵形或橢圓卵形,長 3.5~7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漸尖,有時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上面有明顯皺紋並呈泡狀隆起,無毛或微具柔毛,下面具疏生柔毛,沿葉脈毛較密,有時近無毛;葉柄長 0.3~0.6 公分,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有柔毛,早落。 |
‧花: | 花 5~13 朵成聚繖花序,總花梗和花梗均具柔毛;花梗長 0.1~0.3 公分;花直徑 0.7~0.8 公分;萼筒鐘狀,外面無毛或具稀疏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無毛或有稀疏柔毛,內面僅先端具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長約 0.45 公分,先端圓鈍,淺紅色;雄蕊約 20~22,比花瓣短;花柱 4~5,離生,甚短;子房頂端具柔毛。花期 5~6 月。 |
‧果實: | 果實球形或倒卵形,長 0.6~0.8 公分,直徑 0.6~0.8 公分,紅色,4~5 小核。果期 8~9 月。 |
‧特徵: | 落葉開張灌木,高達 2 公尺;小枝粗壯,圓柱形,稍彎曲,灰黑色,幼嫩時被糙伏毛。葉片長圓卵形或橢圓卵形,長 3.5~7 公分,寬 2~4 公分,先端漸尖,有時急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上面有明顯皺紋並呈泡狀隆起,無毛或微具柔毛,下面具疏生柔毛,沿葉脈毛較密,有時近無毛;葉柄長 0.3~0.6 公分,具柔毛;托葉披針形,有柔毛,早落。花 5~13 朵成聚繖花序,總花梗和花梗均具柔毛;花梗長 0.1~0.3 公分;花直徑 0.7~0.8 公分;萼筒鐘狀,外面無毛或具稀疏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無毛或有稀疏柔毛,內面僅先端具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長約 0.45 公分,先端圓鈍,淺紅色;雄蕊約 20~22,比花瓣短;花柱 4~5,離生,甚短;子房頂端具柔毛。果實球形或倒卵形,長 0.6~0.8 公分,直徑 0.6~0.8 公分,紅色,4~5 小核。花期 5~6 月,果期 8~9 月。本種在形態上本種近似小西氏栒子,但可由兩者的葉形及花序小花的數量區分之。泡葉栒子葉較大(5~13×1.5~5.5 公分)、葉面有明顯泡狀隆起及花序小花 7~21 朵,與小西氏栒子葉較小(1.3~5×1~3.5公分)、葉面無泡狀隆起及花序小花 3~5 朵稀 7 朵可以區分。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7005620
泡葉栒子 |
‧拍攝地點: | 畢祿山820步道旁(1020918-1030831-1060724) |